「香港作為全球知名的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其最為突出的優勢在於高度的自由開放。」劉英認為,在當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下,全球產供鏈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而在全球貿易體系中,香港對全球絕大部分地區實行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政策,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全球產供鏈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節點。
劉英提到,香港憑借其自由開放的貿易政策,能夠吸引各類生產要素在此匯聚、流通。企業可以利用香港便利的貿易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化生產布局,降低貿易成本,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例如,許多跨國公司將香港作為區域採購中心、分銷中心和物流樞紐,通過香港將產品高效地運往世界各地。在中美關稅戰中,香港應進一步強化這一優勢,積極吸引更多的國際企業和貿易活動,鞏固其在全球產供鏈中的關鍵地位。
深度融入「雙循環」國家戰略布局
作為自貿港,香港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核心中間節點和貿易樞紐的重要角色。劉英表示,中美關稅戰導致全球貿易壁壘增加、貿易成本上升,在此背景下,香港的貿易樞紐功能愈發重要,香港應深度融入內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布局當中。一方面,香港可以利用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中國內地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金融服務,支持中國內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另一方面,香港可以發揮其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等領域的地位與優勢,將國際市場的優質資源引入中國內地,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同時,香港還可以加強與內地城市的密切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香港在吸引外資投資中國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是外資進入內地的橋樑,也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和參與國際市場的平臺」。劉英指出,長期以來,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香港投資中國內地的,香港已成為外資進入中國內地的重要門戶。在中美關稅戰導致全球投資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香港應進一步強化其貿易和投資橋樑紐帶的作用,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關鍵地位,為中外企業提供跨境貿易的平臺、風險管理工具、跨境融資解決方案,同時吸引全球資本通過香港參與中國內地市場建設,形成內外聯動的開放新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