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當時的全球最大車企通用汽車,對一家來自安徽的小作坊揮起了專利大棒,試圖將后者扼殺在搖籃里。
然而,歷史的劇本往往出人意料——這家小作坊不僅挺過了風浪,還借著這場風波乘風而起,孕育了中國汽車史上最火爆的 IP——奇瑞 QQ。
從簡陋的產線到席卷市場的國民小車,奇瑞 QQ 的誕生與成長堪稱一段傳奇。如今多年過去,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品牌逐漸淡出公眾視野,輝煌不再。但奇瑞似乎從未放棄對這一經典 IP 的執(zhí)念。
不久前,奇瑞汽車執(zhí)行副總裁李學用在微博上大喊了一句:「爺青回」,并試圖用三張圖片喚醒人們的記憶——那是全新 QQ 概念車的渲染圖。
這輛概念車并沒有完全繼承初代 QQ 的圓潤造型,標志性的圓形大燈在 LED 數(shù)字化面板上獲得了全新表達,同時,隱藏式門板、封閉式輪轂和前臉等現(xiàn)代化設計元素,也在嘗試讓「奇瑞 QQ」這個 IP 跟上新能源車的前沿趨勢。
只不過,在互聯(lián)網時代,奇瑞的品牌聲量始終不高,甚至在網絡輿論中顯得有些沉默。這不禁讓人疑惑:一個在數(shù)字時代缺乏存在感的車企,能否再造一個「新 QQ」?
中國首個現(xiàn)象級汽車 IP,是怎么誕生的?
2003 年的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一場革命。
隨著經濟的騰飛和城市化的加速,私家車從曾經的奢侈品逐漸變?yōu)槠胀彝^斗的目標。當然了,那個時候市場還是被合資品牌牢牢占據,它們動輒數(shù)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家來自安徽蕪湖的本土車企——奇瑞汽車,推出了一款定價僅為 3.38 萬元的微型車:初代奇瑞 QQ。以當時的眼光來看,這款車不僅擁有超高的性價比,其獨特的設計也迅速點燃了中國消費者的熱情,成為許多家庭邁向「有車生活」的第一步。
可那個時候,奇瑞才剛剛開始造車兩年半,旗下只有風云這一款車,資質還掛在上汽那里。這樣一個「毛頭小子」,是如何想到奇瑞 QQ 這步好棋的呢?
這就要聊到奇瑞 QQ 的「遠房表哥」——韓國大宇汽車的 Matiz。
▲大宇 Matiz
大宇汽車曾經是韓國第二大車企,但它沒能挺過 1998 年的那場席卷亞洲的金融危機,于 2002 年被美國通用汽車低價收購,包括 Matiz 在內的眾多車型全都改名換姓,變成了雪佛蘭樂馳、雪佛蘭景程,以及別克凱越。當時的通用正是想依靠這些中低端車型,在國內的入門級市場分一杯羹。
就在這時,尹同躍出手了。奇瑞不知道從哪弄來了大宇 Matiz 的圖紙,攢出了一輛長相呆萌的「奇瑞版 Matiz」,讓剛準備在中國大展拳腳的通用汽車氣不打一處來,一紙訴狀,將奇瑞告上了法庭。
▲雪佛蘭樂馳
這場風波讓奇瑞 QQ 在一片質疑聲中登場,卻也意外地為其帶來了關注度。這款小小的微型車,帶著爭議的光環(huán),開始了它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傳奇之旅。
如果說爭議為 QQ 打開了知名度的大門,那么它的設計則是真正俘獲人心的鑰匙。
初代 QQ 的車身圓潤小巧,仿佛一個圓頭圓腦的小精靈,搭配標志性的大眼前燈和多彩的車身配色,散發(fā)出一種俏皮可愛的氣質。事實上,奇瑞最初給 QQ 的命名就是「小精靈」,還好最后在網友的提議下改成了 QQ。
這種「萌系」風格雖受到大宇 Matiz 的啟發(fā),但奇瑞的設計團隊并未簡單照搬,而是進行了巧妙的本土化調整。他們將車身線條調得更柔和,配色上增加了紅、黃、藍等鮮艷選擇。正因如此,在當時以黑白灰為主色調、造型偏保守的汽車市場中,QQ 格外引人注目。
奇瑞 QQ 的魅力遠不止于外表。作為一款微型車,它在配置上的「越級」表現(xiàn)令人刮目相看。3.38 萬元的起售價,幾乎是當時市場上最便宜的四輪機動車,后續(xù)甚至還出了一個 2.68 萬元的版本,但奇瑞并未因此犧牲配置。
雖然 QQ 最早用的都是東安動力的四缸機和自研的三缸機,但奇瑞為它引入了自動變速箱、ABS 防抱死系統(tǒng)和安全氣囊,讓 QQ 在低價市場中脫穎而出,也讓消費者感受到「花小錢辦大事」的驚喜。
2003 年上市首年,QQ 的銷量就突破了 5 萬輛;到 2006 年,其單品市占率更是攀升至 23.7%。在合資品牌主導的中國市場,這樣的成績堪稱奇跡,也讓奇瑞 QQ 迅速躋身「國民車」之列。
QQ 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產品本身,奇瑞在用戶運營上的創(chuàng)新同樣功不可沒。
2004 年,奇瑞舉辦了首屆全國 QQ 車主文化節(jié),這一活動后來延續(xù)了 10 屆,成為中國汽車行業(yè)最早的大規(guī)模車主活動之一。文化節(jié)上,車主們參與巡游、展示個性化的成果,彼此分享用車故事,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你買的不是車,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年的 QQ 車主文化節(jié)好比現(xiàn)在的 NIO Day
與此同時,奇瑞還在全國范圍內推動車友會建設。數(shù)據顯示,QQ 車友會在鼎盛時期達到了上百個,覆蓋海內外 150 萬用戶。
誰能想到,如今在互聯(lián)網上默默無聞的奇瑞,曾今在用戶運營上版本領先。有趣的是,奇瑞在那個時期的營銷副總裁,就是蔚來汽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秦力洪。
這種運營策略的效果在數(shù)據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來自前進策略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奇瑞 QQ 的用戶里,21 歲-40 歲的用戶占比八成,其中,26 歲以下的用戶約占 15%-25%。
對于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來說,QQ 不僅是他們的第一輛車,更是青春歲月里的伙伴。它價格親民,開起來輕松,停車方便,那圓滾滾的車身和明亮的「大眼睛」,成了那個年代的集體記憶。截至 2011 年停產,這款小車全球累計銷量突破了 110 萬輛。
可以說,這就是舊時代的「五菱宏光 MINI EV」。只不過,和 MINI EV 的大起大落一樣,奇瑞 QQ 在換代過后,也沒能一直發(fā)光發(fā)熱。
奇瑞無法再造一輛 QQ
初代奇瑞 QQ 的成功,讓奇瑞這家安徽車企看到了打造長青品牌的可能性,然而,要讓一個現(xiàn)象級的 IP 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絕非易事。
在初代 QQ 的光芒逐漸褪去后,奇瑞在產品策略和市場應對上的多次嘗試,都沒能達到他們的預期效果,反而暴露了自身在產品規(guī)劃和新能源轉型中的短板,最終讓「QQ」這個 IP 留下了諸多遺憾。
奇瑞曾經試過推出衍生車型來拓展市場,但效果并不理想。
2006 年,奇瑞推出了首款三廂衍生車型 QQ6,希望通過增加后備箱空間,吸引既喜歡 QQ 可愛外觀又追求實用性的消費者。
▲QQ6
然而,QQ6 在設計上出現(xiàn)了致命失誤:由于后懸架設計過高,車尾明顯上翹,形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翹臀」;前臉的設計也堪稱災難,不僅破壞了 QQ 原有的笑臉造型,過高的尾部也導致后備箱開口過高,實用性大打折扣。
這么一搞,銷量上自然是遇冷了,QQ6 的月均銷量不足 2000 輛,遠低于預期,最終在 2010 年停產,成為奇瑞在 QQ 系列擴展上的一次失敗嘗試。
2009 年,奇瑞再次推出衍生車型 QQme,試圖通過更前衛(wèi)的設計吸引年輕消費者。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來,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奇瑞可比現(xiàn)在要強多了。
為了 QQme 的造型設計,奇瑞特地找來了意大利著名的設計巨匠——Enrico Fumia。他在 1976 年以設計師、職業(yè)經理人的身份加盟了賓尼法利納設計公司,為奧迪、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法拉利打造了諸多天馬行空的作品。
在和奇瑞共創(chuàng)了 4 年之后,F(xiàn)umia 交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 QQme
在穩(wěn)坐「中國最丑汽車」王座多年后,奇瑞 QQ6 終于迎來了自己最強勁的對手奇瑞 QQme——一輛車頭和車尾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的車。
稍微年長一點的朋友可能會在路上見過這輛雙門小車,看到它的一瞬間你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我是不是逆行了?
總之,QQme 絕對稱得上是奇瑞大膽的一步,它的內飾也充滿了未來感,確實有那么點高端精品小車的意思了。
然而這種過于「超前」的設計理念與中國消費者當時的主流審美嚴重脫節(jié)。更糟糕的是,QQme 的尾燈未采用傳統(tǒng)紅色,導致夜間行駛時難以辨識前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如果「困惑」二字可以用來形容 QQ6,那么 QQme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令人「不適」了。最終,在堅持了兩年后,QQme 最終也走向停產,被后來的 QQ3 運動版取代——實際上就是初代 QQ 的換殼版本。
▲QQ3 運動版
這兩次衍生車型的失敗,暴露出奇瑞在產品規(guī)劃上的不足。初代 QQ 的成功,依賴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而 QQ6 和 QQme 的推出卻過于追求形式創(chuàng)新,忽視了實用性和市場接受度,導致品牌擴展之路屢屢受挫。
而后,隨著全球汽車產業(yè)向電動化轉型,奇瑞還試圖將老 QQ 帶入新能源時代,推出了油改電車型 EQ,但結果同樣未達預期。
▲ EQ
2017 年 3 月,奇瑞總算是推出了 QQ 的正統(tǒng)續(xù)作,一款雙門四座的純電小車:eQ1。沒錯,就是奇瑞小螞蟻。憑借小巧的車身和親民的價格(4.98 萬元起),小螞蟻在上市初期取得了一定市場反響。
▲奇瑞小螞蟻
可惜的是,當時的新能源市場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成熟,小螞蟻未能形成規(guī)模效應,最終成為了「小眾選擇」。
隨后到了 2021 年,奇瑞再次發(fā)力新能源微型車市場,推出了起售價僅 2.99 萬元的 QQ 冰淇淋,直接對標五菱宏光 MINI EV,配置上也要「遙遙領先」于競品。然而,QQ 冰淇淋的銷量卻遠不及五菱宏光 MINI EV,僅為后者的 17.3%。
究其原因,五菱憑借先發(fā)優(yōu)勢和「人民的代步車」定位,通過廣泛的渠道網絡迅速占領了市場高地。而奇瑞在營銷策略和渠道建設上的不足,使其難以撼動五菱的主導地位。
這一次,奇瑞卷子交晚了。
不可否認,作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奇瑞 QQ 是具備一定歷史意義的。
這款車當年以 3.38 萬元的親民價格震撼上市,不僅讓無數(shù)中國家庭圓了汽車夢,更以破竹之勢打破了合資品牌對市場的長期壟斷,為自主品牌贏得了寶貴的喘息空間。
奇瑞 QQ 的成功不僅體現(xiàn)在亮眼的銷量數(shù)字上,更在于它向世界證明了自主品牌完全有能力打造現(xiàn)象級產品。
只是,市場環(huán)境早已今非昔比。
全新 QQ 概念車的亮相無疑展現(xiàn)了奇瑞重振品牌的決心,憑借出色的設計、豐富的配置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或許能在短期內吸引一部分用戶。但僅僅依靠這些,并不足以讓奇瑞再造出一輛「QQ」。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