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契約中國——馬鞍山市博物館館藏契約展在晉城博物館開展,展品為馬鞍山市博物館歷年收藏的大量契約文書。
中華民族有著三千多年的“契約史”,契約文化內涵豐富,蘊含了和諧友善、公正法治、誠實守信等“契約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
馬鞍山市博物館以“古為今用、辯證取舍、科學整理、適度利用”為原則,發掘館藏契約文書的歷史文化信息并以傳統中國畫技法創作配圖,推出“契約中國——馬鞍山市博物館館藏契約展”,旨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堅定文化自信的目的。
據介紹,此次展品年代跨越大,從明、清、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類型豐富,既有官契也有私契,既有田房地契,也有土地執照甚至婚契約;收集地域廣,包含十余省份六十余縣以及國外地契,共60余幅,蘊含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這些藏品對研究我國明清以來封建法律法規、行政區劃變遷和鄉約民俗均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活動由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晉城博物館、馬鞍山市博物館共同承辦。展期為2025年4月10日至7月10日。
來源:山西畫報
編輯:李舒婷
初審:李鵬飛
復審:殷雪霏
終審:楊 強
聲明:山西畫報新媒體中所有原創內容(含圖片及視頻)轉發須取得山西畫報新媒體的授權,注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涉及轉載內容的,僅代表原創作者觀點,與本單位無關,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