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蔣叔洞見財經2025年04月10日 00:00湖北
蔣叔微信ID:jldh123
這篇文章,是今天從某位專業人士的聊天記錄中獲得的靈感。
簡單說,就是從更加個人化的角度,解讀特朗普的關稅目標。
特朗普氣勢洶洶的進攻姿態背后,實則是執政成績單慘淡、面臨百日國情咨文壓力時的被動防御。
這種“焦慮型決策”,暴露出特朗普已陷入“為加稅而加稅”的戰術混亂。
本文將討論以下話題:
特朗普為什么要發起關稅戰?關稅戰的本質是什么?關稅戰的困局是什么?中國應當如何應對?
1-為什么要發起關稅戰?執政成績壓力下的“病急亂投醫”
特朗普此次關稅攻勢看似兇猛,實則是執政困境爆發后的“狗急跳墻”。
回顧其2.0任期開局,堪稱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還在原地杵:
·24小時內讓俄烏停戰的承諾,已經淪為笑談
·烏克蘭礦產談判,陷入僵局
·AI領域,反被中國Deepseek搶盡風頭
·歐洲防務費談判,僵持不下
·巴以問題,毫無進展
·馬斯克主導的萬億預算削減計劃,差一點引發內閣分裂
可以粗暴地說,上臺前,特朗普許諾的大部分事都沒達成。
到如今,特朗普馬上就要面臨任期小考了,就是執政百日的國情咨文。
懂了這個大背景,你就懂特朗普現在的心態是十分著急的。
于是,關稅戰成為唯一能快速兌現承諾的“政績速效藥”。
畢竟關稅戰不比地緣博弈那樣慢騰騰,更容易立竿見影出成績。
而且,1.0特朗普的關稅也是對各方出手,大部分都跪了、談了。
2.0特朗普比1.0時代更強大。
只要有類似上次關稅戰的效果,特朗普就能在執政百日時順利過關。
2-關稅戰的目的是什么?讓中國產業轉移美國
關稅戰是手段,不是目標。
民主黨打關稅戰的目標,是要“中國產業空心化”,不一定非要讓中國產業轉移美國。
因此,民主黨的關稅戰會豁免“第三國”——允許中國通過越南、墨西哥等“洗澡中轉站”維持對美出口,只要產業鏈離開中國即可。
這種“柔性去中國化”已有所成效。2023年,中國對越出口激增37%,同期對美出口占比降至16%。
特朗普打關稅戰的目標不一樣,不僅要“中國產業空心化”,還要讓中國產業轉移到美國,去第三國也不能接受。
特朗普不愿豁免小國,因為豁免小國就等于變相豁免中國。
典型案例就是越南光速跪下,但特朗普卻反手加稅打臉越南。原因只有一個——越南是中國產品“洗澡出口”的國家。
3-關稅戰的困局是什么?難以執行
特朗普無差別打擊的關稅戰,有兩個核心矛盾。
第一,美國根本沒能力全面征稅。
美國海關總共六萬人,中國一天去美國的貨物、包裹、箱柜就幾百萬件。
六萬人,怎么徹底全面清查?
要么落地不了、要么下面糊弄、要么走私泛濫。
要徹底加征全球關稅,要將海關隊伍、緝私部門擴充幾倍。
但是,這樣就陷入了征稅成本大于征稅收益的陷阱了——也就是花了十塊錢的成本征稅,結果可能只征到九塊錢。
這種“倒貼式執法”,是不可持續的。
這方面,民主黨執政時更有經驗。
民主黨找各大美國跨國企業,調研后給出紅線比例,要求美國企業自己審查有關中國的產業鏈并限制比例。不然就是通敵,要被查稅。
美國企業也樂于聽民主黨的話,因為設置的KPI不離譜,不是完全去中國化,更不是特朗普隨口就來的數字。
相當于民主黨讓美國各大跨國企業當海關人員,使合規成本轉嫁給企業。
反觀特朗普,其缺乏章法的純行政手段,就像用茶匙舀干太平洋,無法落地。
第二,美國自身缺乏構建“替代產業鏈”的能力。
成本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BLS)和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美國制造業平均工資約為中國的3.5倍。
供應鏈方面,美國地質調查局(GSR)2023年報告證實其80%稀土依賴進口,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數據顯示其半導體設備零部件缺口達32%-58%。
制造業人才方面,德勤2023年《制造業人才缺口報告》顯示,美國制造業勞動力缺口達187萬人,而工程師培養周期比中國多2年。
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美國在缺乏完整產業生態和成本優勢的情況下,單靠關稅手段難以實現制造業回流。
總之,特朗普粗暴的執政風格和中國制造的不可替代性,注定使特朗普“全球圍剿”計劃淪為孤軍奮戰。
4-中國應該怎么應對?貿易方面繼續硬、金融方面使巧勁
總結一下,特朗普這套打法注定會自食惡果:
·戰略心態錯位:特朗普表面氣勢洶洶的進攻姿態,實則是執政成績慘淡后的被動防御。
·政策設計缺陷:特朗普既沒效仿民主黨“拉攏盟友+綁定企業”的成功模式,又不愿給東南亞國家留出轉圜空間,這種蠻干注定難以落地。
·執行必然注水:美國海關根本無力全面核查,最終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催生走私產業鏈。
對中國而言,短期看外貿數據可能承壓,但更要警惕的是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
譬如,人民幣匯率波動已超過2018年貿易戰時期,股市波動也進一步加大。
要保持戰略定力穩住匯率,在不放水情況下來護盤股市、匯率,這個挑戰不小。
這一背景下,中國需要始終保持獨立節奏:
美聯儲降息就順勢擴大利差,美聯儲硬扛就啟動特別國債對沖,絕不為特朗普的選舉表演買單。
這場博弈發展到最后,只會再次證明: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終究是砸向美國自己腳面的政治道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