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天閣山路,隱匿著一座海洋瑰寶的殿堂——日照貝殼博物館。踏入館內,仿佛開啟一場跨越全球的奇幻之旅,8000余種、10000多個形態各異的貝殼標本在此匯聚。它們宛如時間與空間的使者,從五大洲四大洋以及南北兩極奔赴而來,訴說著海洋的深邃奧秘與歲月變遷。
這里有5億年前的活化石——龍宮翁戎螺。龍宮翁戎螺其體型碩大,殼長可達280mm,該種最顯著的特征是在其殼口中部有一條極長的裂縫,其作用是排泄和生殖產物的通道。日照向日貝殼博物館珍藏一枚24厘米的超大完美個體。
這里有腹足綱中最大的海螺——澳洲大圣螺。館內珍藏一套由受精卵到幼體到成體不同時期的標本,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成長狀態。
奇特的蜘蛛螺家族也在此爭奇斗艷。水字螺(六角螺正常6個角),蜘蛛螺(正常7個角),畸形個體(多角少角),甚至罕見的白化、金化個體也都一應俱全。
魚腹螺的來源饒有趣味。富東尼寶螺、天王寶螺等寶螺,最初就是從魚肚子里得到的。因其生活在深水里,普通的拖網等采集方式無法得到。但有種偶然狀況:一條大魚剛吃了一個貝殼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被捕了上來,魚被解剖后,貝殼被發現了。日照向日貝殼博物館珍藏的一枚馬氏富東尼寶螺,就是從魚肚里取出來的,表面還有被胃酸輕微腐蝕的痕跡。
還有神奇的衣笠螺。它可是個“戀物癖”,不管是貝殼、海綿、商戶還是玻璃碴子、汽水瓶蓋,凡是能讓自己看上去不像“活物”的東西它統統往身上招呼。當有掠食者經過,它便會一動不動地趴在那里,默念“你看不到我,看不到我,我只是一堆沒用的垃圾。”
在這里,你還能看到古代貨幣——黃金螺,館內有用千萬個黃金螺打造的黃金大道。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這里面有100多種珍稀乃至已滅絕的貝殼,靜靜陳列,每一枚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科研價值。
其中,一枚貝殼在收藏時耗費近300萬元,其身價之高,不僅在于本身的稀缺,更在于其背后所蘊含的不可估量的研究意義。這些貝殼,不僅僅是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更是海洋生態演變、生物進化歷程的珍貴見證。
54歲的張永兵,是日照貝殼博物館的館主。三十年前,他在日照海邊從事手工藝品銷售,不經意間愛上貝殼收藏,沒想到“越收越遠、越收越貴”。為搜集世界各地的貝殼,這些年他輾轉全球各地的貝展,聽聞有收藏家持有珍稀貝殼,便不遠萬里前去探尋。“就想把這些美好的東西都搜集來,讓更多人看到。”他說。
據悉,日照貝殼博物館于去年8月份正式開館,目前展館面積達2500平方米。館內標本按照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雙殼綱、頭足綱、掘足綱、多板綱5大綱240個科布展,展出的貝類標本采自世界上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收藏體系。除已展出的這些,還有大量貝類奇珍正在整理之中。
張永兵表示,日照是遠近知名的海濱旅游城市,他希望貝殼博物館能進一步豐富日照的文旅業態。另外,也希望通過系統地展示貝類標本,向大眾普及優秀的科普知識,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讓廣大青少年朋友們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自然環境的科學理念。
(大眾新聞記者 丁兆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