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1日訊(編輯 黃君芝)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最新警告稱,特朗普總統的關稅議程和由此引發的貿易戰的影響,將在夏季轉化為更高的消費者價格。
關稅本質上就是一種進口稅,由美國企業支付。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進口商至少會將一部分提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對周三宣布的關稅政策的分析,消費者將在“短期內”失去4400美元的購買力。
贊迪則表示:“我懷疑,到5月份——然后是6、7月份,通脹統計數據將顯得相當糟糕。”
經濟數據滯后性
目前,聯邦通脹數據尚未顯示出關稅帶來的太大影響。而根據贊迪的說法,極為諷刺的是,全球貿易戰的“幽靈”可能對3月份的通脹產生了“積極”影響。他說,由于擔心全球經濟衰退(以及由此導致的石油需求下降),油價已經回落,這一動態已經滲透到能源價格的下跌中。
無獨有偶。晨星首席美國分析師Preston Caldwell也表示,“我認為通脹沖擊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經濟體系。一開始,(通脹數據)可能看起來比最終要好。”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Thomas Ryan也說,如果總統保持關稅政策不變,到5月,消費者將開始看到價格明顯上漲。
“價格上漲需要時間來過濾整個供應鏈(從生產商開始,然后是零售商/批發商,最后是消費者),”Rya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凱投宏觀預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在2025年達到4%左右的峰值,高于3月份的2.4%。這個峰值大約是美聯儲長期目標的兩倍。
食品第一個漲價
根據贊迪的說法,食品很可能是首批漲價的類別之一。由于許多食品易腐爛,雜貨店無法長時間供應。他說,這加快了將更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速度。
他補充說,相比之下,其他零售商可以出售倉庫里沒有受到關稅影響的舊庫存。而這種動態將推遲價格對消費者的影響。
贊迪還稱,到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年5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時,大多數實體商品,如汽車、消費電子產品、服裝和家具,預計都會漲價。
此外,Ryan則稱,零售商和批發商“不會想一下子就這么做”。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提高價格,以緩和消費者的感受。但在5月及以后,消費者價格“將更多地反映關稅的真實影響”。
Caldwell則表示,對公司來說,這樣做將是一場賭博。
“任何一家首先冒險提價的公司都可能會受到政治抵制和不利(輿情)的關注。”他說:“我認為,一開始企業的行動會相當緩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