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孝義市杜村鄉牢牢把握“組織引領”這一核心,堅持以“干”為要、以“強”為關鍵,通過夯基鑄魂、建強隊伍、強化治理,厚植鄉村振興的組織根基,全力推動“組織興”帶動“鄉村興”。
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學干互促”深入人心。杜村鄉黨委始終將理論學習作為重要抓手,以學正風、以學增智、以學促干。今年以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專項學習活動,組織2場集中宣講以及12場“二五學習”,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全面啟動2025年黨員干部“豐羽計劃”教育活動,舉辦2期“領頭雁”培訓,切實提升村干部解決“三農”問題的能力。39個農村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不僅注重集中學習,更強調日常積累,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落實鄉村振興決策部署、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優化隊伍建設,推動干部“能干能為”向縱深發展。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杜村鄉黨委在選人、育人、管人方面下足功夫。持續推進人才儲備行動,實時監測261名后備力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實施村級后備干部“青藍結對”工程,落實“雙導師”幫帶機制,對后備干部嚴管與厚愛并重。目前4名后備干部已進入沿家坡等村組干部隊伍進行“輪崗實習”。同時,針對19個村制定“一村一策”方案,激勵各村辦好實事,并開展“鄉村振興大比武”等交流活動,形成黨組織間“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凝聚治理合力,推動“厚植民生”落到實處。在基層治理中,杜村鄉黨委持續發力。一方面,抓好文明創建工作,通過講述“最美黨員”“最美志愿者”等事跡,利用“文明杜村”平臺推出系列宣傳紀錄片,弘揚正能量。另一方面,重視文化建設,完善“一約四會”村民自治制度,深入挖掘“龍吟曉鐘”“馬刨泉”“摩崖石刻”等民俗文化,創新運用“長短句”“碗碗腔”“地秧歌”等非遺傳承形式,講好“杜村故事”。此外,結合各村特色,彩繪19面“文化墻”,打造村莊獨特名片,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
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杜村鄉黨委不斷夯實基層組織堡壘,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記者 阮興時)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