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系統技術是當前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低空經濟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藍海領域。將二者深度融合,能夠催生一批新興產業形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許多高校也瞄準了這一領域。不久前,由深圳技術大學與大亞灣科創集團攜手共建的新型校企聯合實驗室——無人系統與低空經濟融合創新中心在大亞灣創新基地正式揭牌啟用。
揭牌儀式后,深灣融創中心與多家知名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領域涵蓋智慧交通系統、智慧零能耗建筑、氫儲能技術等。而這只是深圳技術大學這所“應用型本科高?!?strong>校企合作的一個縮影。
深技大充分借鑒和引進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一流應用技術大學辦學經驗,學生學習的都是“真槍實彈”的專業技術。自建校以來,該校與華為、騰訊、中芯國際、比亞迪等250余家知名企業達成深度合作協議,開展校企合作項目400余項、聯合共建實驗室35個、共建產業學院3個、企業精英班6個實習實訓基地158個,開辦了華為未來技術學院、華為鯤鵬精英班騰訊安全特色班、百度人工智能菁英班、順豐特色班等特色班。通過這些合作,深技大能夠緊密貼合市場需求,讓學生在校園學習期間就深度接觸企業實際生產與運營環節,提前適應職場環境,無縫對接未來的就業崗位。
在這樣“真刀真槍”的環境下,深技大將企業需求深度融入教學過程。以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為例,學生從大三下學期即進入企業實習,實習課程占25個學分,由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聯合指導。這種“雙導師制”不僅保障了實習質量,還促使學生將課堂理論與產業實踐無縫銜接。
這種培養模式的效果在畢業生職業發展中得到驗證。官方數據顯示,深圳技術大學2024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近90%。其中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學生比例達8成以上,為深圳本土企業服務的畢業生人數超7成。選擇就業的學生被騰訊科技、比亞迪、深圳地鐵、安永會計師事務所、TCL華星光電、洲明科技、京東物流、中石化、捷佳偉創、順豐速運等知名企事業單位錄用。部分學生甚至在實習期間便獲得企業留用資格,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無縫銜接。
校企合作帶來的好處不僅是在就業領域。憑借著優秀的實踐經驗,深技大學子們在升學中也表現出色,不少同學前往倫敦中央圣馬丁學院、南洋理工大學、悉尼大學、格拉斯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境內外知名院校錄取繼續深造。
作為一種融合學校教育資源與企業實踐優勢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承擔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不僅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更通過持續的職業發展支持為其注入成長動力。所以如果各位考生在擇校過程中以“就業為導向”,那么可不要錯過深圳技術大學。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