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屯里鎮濱河路西生態危機調查
近日,山西省臨汾市屯里鎮濱河路西一處非法垃圾填埋場引發公眾強烈關注。據多名網友反映,自2023年起,該區域原為自然水潭的地塊被圍擋封鎖,每晚有大量工程車輛趁夜色傾倒建筑垃圾,累計填埋量達千噸,填埋點距汾河直線距離不足200米。更令人擔憂的是,盡管多次舉報,相關部門卻始終“按兵不動”,事件背后是否存在監管失職甚至利益包庇,成為輿論焦點。
夜間偷倒:水潭變“垃圾場”?
據當地居民提供的視頻及圖片顯示,屯里鎮濱河路西原有一處面積約數千平方米的水潭,曾是野生動植物棲息地。2023年初,該區域被藍色圍擋封閉,白天看似平靜,但入夜后頻繁有渣土車進出,將建筑垃圾、工程廢料等傾倒入水潭。不到一年時間,水潭被徹底填平,地面堆滿混凝土塊、廢棄建材甚至疑似工業廢渣。
傾倒時間非常規律,幾乎每晚10點后開始,凌晨結束,一名舉報者稱,填埋點與汾河僅一堤之隔,雨季來臨時,污染物可能隨雨水滲入地下或流入河道,威脅汾河水質及周邊生態。
舉報“石沉大?!保赫l在縱容非法填埋??
多名網友表示,自2023年6月起,已通過12345市民熱線、環保舉報平臺等渠道多次反映此事,但始終未獲明確回應。
生態威脅:汾河保護紅線遭挑戰?
汾河作為黃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省重點生態保護區。根據《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汾河干流沿岸500米范圍內禁止新建污染項目,現有污染源需限期整改。而涉事填埋點距汾河不足200米,且未采取防滲措施,已涉嫌嚴重違法。
環保專家指出,建筑垃圾若混雜工業廢料,可能釋放重金屬、有毒化學物質,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并通過河道擴散,威脅下游飲用水安全?!凹幢阒皇瞧胀ㄔ?,未經處理的填埋也會破壞原有濕地生態,加劇水土流失?!敝袊h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明(化名)表示。
追問與反思:監管為何集體“沉默”??
輿論認為,千噸垃圾填埋的背后,暴露出基層環境監管的嚴重漏洞:夜間偷倒難發現、跨部門職責推諉、舉報渠道形同虛設,甚至可能存在“以罰代管”或利益輸送。網友呼吁省級環保督察組介入調查,徹查是否存在公職人員瀆職或包庇行為。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查實非法填埋及監管失職,涉事企業可能面臨百萬級罰款,相關責任人亦需承擔刑事責任。
結語?
屯里鎮垃圾填埋事件,不僅是一起生態破壞案例,更是一面照出基層治理弊病的鏡子。當“綠水青山”的承諾遭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惰政,公眾期待的不只是個案的處理,更是長效機制的重建——讓監管真正“亮劍”,讓舉報不再“石沉大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