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艷明 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震蕩行情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經受住了一次壓力考驗。
2025年4月11日上午,美元指數一度跌至99.66,為2023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100大關。相比之下,非美元貨幣上漲,日元對美元匯率漲幅擴大至1%,歐元對美元匯率上漲1.2%。
美元指數走弱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企穩回升。4月11日上午,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復7.3整數關口,盤中觸及7.2899。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7.32左右徘徊,較幾日前的低點回升近1000個基點。
受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影響,北京時間4月9日4時左右,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4關口,一度跌至7.4278。同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較前一日繼續下跌,收盤報7.3498,較上一交易日下降130個基點。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分析認為,短期貿易環境成為影響匯率的核心因素,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的空間加大。此次美國廣譜性加征關稅,新興經濟體對美貿易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普遍高于中國的2%水平,談判訴求較強。若其他主要國家對美貿易摩擦加劇,則各國可能通過本幣貶值來對沖貿易損失,導致人民幣的綜合幣值(CFETS匯率)被動上行。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認為,貿易風險催化和主動緩釋共同促成人民幣貶值。其依據是,在美元指數偏弱、非美貨幣相對較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或既是對海外風險事件的被動反應,也有匯率管理上主動釋放風險的蘊意。
此后兩個交易日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有所企穩。4月10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盤中一度跌至7.3518的低點,收盤報7.3429,較上一交易日上漲69點。當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升收復7.4關口,在7.32左右徘徊。4月11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收復7.3關口。
4月11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2087元,相較前一交易日調升5個基點。
近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不斷提價,從7.18左右上行至7.2上方。國貿期貨分析師樊夢真認為,此舉或傳遞出監管層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在加大。交易邏輯上,美元指數延續弱勢會給人民幣帶來一定支撐。
近期,美國市場面臨股債匯“三殺”。 北京時間4月10日,美國公布3月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后,因為數據低于預期,美股、美元指數下跌,美債收益率上行,黃金價格出現強勢上漲。
消息面錯綜復雜疊加關稅幅度和走向高度不確定,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認為,如果美聯儲比預期更快降息以應對美國增長放緩,則美元可能持續走軟。
胡艷明經濟觀察報記者
金融機構新聞部記者
主要關注上市公司、證券、銀行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