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海艦隊”微信公眾號4月9日發布的消息,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中心組織多艘艦艇奔赴南海某海域,開展高強度、實戰化全訓考核。
這支海上編隊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各艘艦圍繞聯合反潛、防空反導、近距反擊等科目,錘煉協同作戰能力,全面檢驗新型艦艇的綜合作戰效能。
從發布的相關圖片中,有舷號不詳的055型萬噸大驅,130毫米單管主炮和1130型副炮在海上進行實彈射擊的畫面;175“銀川”艦730型副炮對海射擊,在其后面166“渭南”艦。
175“銀川”艦,是中國海軍第一批次入列的052D型驅逐艦;166“渭南”艦,則是中國海軍第四批次打造,也是最新批次入列的052D型驅逐艦。
166“渭南”艦,搭載了055型萬噸大驅上的346B型有源相控陣雷達,64單元HT-1型850毫米VLS裝置,能垂直發射反艦、防空、反導、陸攻和反潛等多種型號的導彈。
艦上另有130毫米單管自動艦炮、1130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24聯裝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發射器、324毫米輕型反潛魚雷等現代化艦載武器系統等。
166“渭南”艦和175“銀川”艦,在外形上的最大區別就是,前者主桅桿上搭設了368型“板磚”式雙面旋轉電子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
又被中國網友稱為“背靠背”式和“雙面旋轉盾”,采用X波段的這款雷達,具備多目標跟蹤和處理能力,增強了對海空目標的態勢感知和快速反應能力,能為近程防空反導系統提供目標指示信息,有利于 052D型驅逐艦的低空補盲。
后者175“銀川”艦包括前三批次打造的052D型驅逐艦的主桅桿上,很明顯搭載有一只圓球狀的雷達罩,它是364型雙坐標搜索/目標指示雷達,采用較為傳統的多普勒機械掃描方式。
364型機掃雷達,是H+I的雙波段設計,主要用于對低空和海面目標進行搜索,為艦艇提供早期的目標預警信息。作為中國在21世紀初期的產品,它對于隱身反艦巡航導彈、無人機等來襲目標的探測性能略顯不足,正在逐漸被368型“雙面盾”雷達所取代。
據瀏覽器能搜索到公開的資料,顯示166“渭南”艦屬于052D型驅逐艦的總第27號艦,考慮到中國海軍已入列了第一批次8艘、第二批次5艘、第三批次12艘,那么166“渭南”艦就是最新的第四批次的052D型驅逐艦的2號艦。
這就意味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052D系列驅逐艦的裝備數量,到166“渭南”艦正式入列南部戰區某驅逐艦支隊,現役規模達到了27艘。
據最新的消息表明,第四批次的052D型驅逐艦,建造數量有望達到13艘,到2027年底前,中國海軍就將擁有38艘平均滿載排水量7000噸的大型防空驅逐艦。
這個大型防空驅逐艦的裝備數量,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美國海軍的73艘“阿里·伯克”級驅逐艦,占比相當于21艘Ⅰ型、7艘Ⅱ型、44艘ⅡA型和1艘Ⅲ型的52%,已經處于全球第二大防空驅逐艦的地位。
052D型驅逐艦,作為中國海軍驅逐艦的主力,大批量的建造和服役,展示了中國在軍事技術和工業制造方面的強大實力,顯著提升了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使其在國際舞臺上更具影響力。
在中國海軍現役驅逐艦中,052D型驅逐艦的綜合作戰性能,僅次于055型驅逐艦這款被北約命名為“刃海”級巡洋艦,與現役8艘055型萬噸大驅(正在建造的第二批次數量為6-8艘),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六支驅逐艦支隊的中流砥柱,有力地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