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教師成長的“悟導思引”。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朱秀麗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山東省泗水縣實驗中學教師
25年前,我成為一名平凡的草根教師,開啟了自己的教育筑夢之路。
回首過往,從站穩講臺、站牢講臺、站好講臺再到站高講臺,我靠勤奮把握每個時間段的關鍵事件,讓平凡的教育人生也能筑夢成真。
善悟
在反思中提升專業素養,站穩講臺
善悟,是立足實際不斷反思優劣、尋找適配策略、激活課堂的感知力,更是教師素養提升的根基。
大學畢業初登講臺,學校便對我委以重任:承擔3個班的思政課教學,同時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
初出茅廬的我無比惶恐,唯恐能力不足誤人子弟。但我深知這是信任,更是考驗。于是,我一頭扎進教學研究,堅持向老教師請教。
還記得第一節課,45分鐘的內容僅用30分鐘便講完,面對領導的點評,我雖窘迫卻重拾信心——學生基礎薄弱,但抱怨無用,唯有探索新路徑。
我緊扣高考深挖教材,立足課標大膽創新,課堂推行“小組合作”“生生互評”“主題活動”“新聞播報”,踐行“激情教學”“活動課堂”,讓抽象理論落地生根。
年輕的我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從校級、縣級教研活動到市級、省級乃至教育部組織的培訓都積極參加,作為縣域普通中學的草根教師,我將碎片化的實踐反思系統化、理論化,陸續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等期刊發表論文,這些成果成為我教育路上的“第一桶金”。
善思善悟,正是普通教師向優秀教師進階的密鑰。
善導
厚植教育情懷,站牢講臺
善導,是立足學情教情,以科學方法與真誠交流喚醒學生內驅力,凝聚課堂向心力。
初任班主任時,班里學生多為留守學生,且情況復雜。為帶好班級,我以“全情陪伴”為底色,晨霧未散時已在教室等候,夜深人靜時仍在宿舍守護。瑣碎的日常中,學生習慣悄然改變,班級學風日益濃厚,成績穩步提升——這一陪,便是25年。
作為思政課教師,我的責任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讓學生感受學科價值,厚植家國情懷。
課堂上,我鼓勵不同聲音,讓每個學生都能“抬頭說話”。課堂外,我將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身邊故事融入教學,在知識傳授中浸潤價值觀。
為拓展學生視野,我堅持每天用晚自習前20分鐘播放《新聞播報》,以思辨研討引導學生關注時代、樹立理想。教育的靈魂是仁愛之心,唯有真心關愛學生,方能因材施教、激發潛能。
善思
實踐深度課堂教學,站好講臺
善思要求立足現有教學,深研課標,深思教學,通過有效的教學任務設計驅動課堂教學,助力學生的思維進階。
對每天走上講臺的我而言,決定采取怎樣的教學行為,需要往“高處”想一想、看一看,宏觀的高位思維增強了課堂的指向力和思政的引領力。
首先,每堂課的設計要清晰知道“我要帶學生去哪里”,這是依據教材和課標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的第一步。
其次,立足現實教學實際,設計可達成目標的問題(教學內容)與活動(教學形式),積極思考“如何帶學生去那里”。
最后,要不斷追思“是否將學生帶去了那里”,關注教學結果,反觀教學活動能否持續下去,還要深度思考“我還能帶學生去哪里”。努力實現從知識到素養從素養到情感的落地,從單維度到多元思維的進階培養。
在我看來,一名思政課教師要想真正做到站好講臺,必須讓學生真實實現“學進去”“講出來”“用起來”,特別是立足實際的講出來的思維,側重強化學生的知識輸出,讓學生思維可見,讓思維過程顯現,從而反向促進學生深度學進去,進一步深化拓展,還可以實現用起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更好地幫助學生打開學習認知盲區。幫助學生實現從解題轉向解決問題,從做題轉向做人做事。讓學生在感知中真信、真學、真用,在理解中記牢、學會、弄懂。
善引
聚團隊之光,站高講臺
獨行快,眾行遠。善引的側重點在教學,是指充分利用協助的力量助推教師共同進步,有效化解教師成長的職業倦怠。
在我的成長路上,有太多同行者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因此,現在看到迷茫的年輕教師,我也積極搭把手。
我組織成立了“議動課堂”探究工作室、市名師工作室,與各位成員一起探索適合學情實際的教學模式,立足縣域生活實際,細研思政課教學,往深處和高處努力打磨,逐步形成全員“研課”“磨課”“曬課”的教學氛圍,教學成績不斷進步。工作室先后獲得市教育先進集體、市首屆金課團隊等榮譽稱號,多名成員獲省市級榮譽。渡人渡己,我也先后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從一名草根教師成長為正高級教師。
涵養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在筑夢路上,未來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做一名有溫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成長型教師。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