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歐洲的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這個民族曾稱霸歐洲半個多世紀,他們建立了強大的匈人帝國,并且讓歐洲人經歷了一場血與火的考驗。
關于匈人的起源,史學界至今仍有爭議,有人說他們是西遷的匈奴人,也有人說他們是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曇花一現的民族,曾對歐洲歷史影響極大,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率領下,匈人大軍多次擊敗歐洲軍隊,他們的出現導致西羅馬帝國瀕臨崩潰,同時也為黑暗的中世紀拉開序幕。
在公元四世紀之前,史書上很難找到關于匈人的詳細記載,和當時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樣,匈人并沒有記述本民族歷史的習慣,他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并且盛產善于騎射的草原戰士。
直到公元374年,或許是因為氣候原因,匈人突然出現在黑海以北的草原,他們征服了當地的阿蘭人,并且迫使戰敗的哥特人向西逃亡,而哥特人的西遷,很快便給歐洲帶來了一場軒然大波。
△匈人騎兵
當匈人在黑海草原站穩腳跟后,周邊的強國都意識到這個游牧民族的威脅,羅馬帝國和薩珊帝國組成了聯盟,他們派出聯軍鎮守高加索山區的要塞,以此來防范匈人軍隊南下劫掠。
而當時的歐洲史學家,也從逃亡者口中得知關于匈人的消息,他們認為匈人的身材非常矮小,其頭顱圓潤且碩大,并且喜歡食用馬鞍壓碎的生肉。
從當時的記述也能看出,歐洲人曾將匈人視為茹毛飲血的野蠻人,不過他們在貶低匈人的同時,也曾對這些草原勇士進行歌頌,他們聲稱匈人的身材雖然矮小,但是當跨上駿馬之后,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士。
公元395年,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匈人開始從西南方向擴張勢力,在匈人大軍蹂躪東羅馬帝國的同時,另一支匈人軍隊與薩珊帝國爆發戰爭,他們一路攻打至泰西封附近,但是最終在波斯軍隊的反攻下被迫撤退。
而在東羅馬帝國的土地上,匈人軍隊則取得輝煌勝利,他們占領了亞美尼亞,并且在蹂躪小亞細亞半島后,帶著無數戰利品凱旋而歸。
到了公元400年,一位名叫烏單的匈人,開始活躍于歷史舞臺,他被歐洲人視為匈人的首領,不過當時的烏單,似乎未能統一匈人的所有部落,在那段時期,匈人的勢力已經擴張至小亞細亞半島和匈牙利草原,他們與東羅馬帝國的關系開始緩和,并且多次幫助東羅馬帝國對抗哥特人。
公元408年,烏單率領匈人軍隊渡過多瑙河,他試圖向東羅馬帝國索要大量貢金,遭到拒絕后雙方爆發戰爭,但是由于部下的嘩變,烏單被迫率軍返回,并且在四年后患病去世。
公元422年,匈人軍隊在魯加的率領下,開始向東羅馬帝國進軍,他們一路攻打至君士坦丁堡城下,并且迫使東羅馬帝國繳納貢金。
而這位名叫魯加的首領,則是阿提拉的叔父,他與阿提拉的父親蒙祖克一起管理部族,當時的阿提拉還只是一個少年,他似乎沒有在自己的部落生活,而是以“質子”的身份被送往西羅馬帝國。
△匈人帝國的版圖
在魯加統治時期,匈人部落完成了統一,在那段時間,羅馬名將埃提烏斯曾逃往匈人部落,并且在魯加的幫助下重獲權力,而這位幼年便生活在匈人部落的羅馬人,最終將成為阿提拉的最大對手。
公元434年,魯加在遠征色雷斯時去世,已經返回部落的阿提拉,開始與兄長布萊達一起管理部族,這位曾在羅馬宮廷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即將給歐洲的土地帶來一場浩劫。
公元440年,在被薩珊帝國擊敗后,阿提拉決定向東羅馬帝國開戰,他以歐洲人褻瀆匈人王陵為由,率領匈人大軍突破多瑙河防線,他們摧毀了色雷斯地區的城鎮,匈人大軍所到之處,皆是斷壁殘垣與尸山血海。
在此后的數年時間里,阿提拉不斷攻打東羅馬帝國,當匈人大軍抵達君士坦丁堡后,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被迫向阿提拉臣服,并且將貢金提高至六千鎊黃金。
公元445年,布萊達在一場狩獵中遇刺身亡,阿提拉成為匈人帝國唯一的統治者,而布萊達的離奇去世,則被認為與他的弟弟阿提拉有關,在當時的游牧民族中,這樣的事情并不稀奇,因為在匈人的觀念中,只有強者才能成為合法統治者。
在阿提拉統治時期,匈人帝國進入鼎盛階段,他們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其領土東抵伏爾加河流域,西部則一直延伸到現在的德國境內。
而此時的歐洲人,也對匈人的態度發生轉變,他們發現阿提拉麾下的士兵,并不是使用原始武器的野蠻人,匈人士兵同樣擁有精良的裝備,他們使用的復合弓,可以有效擊穿歐洲士兵的鎧甲。
而阿提拉本人,也不是所謂的蠻族首領,這位性格沉穩的匈人之王,是一位極具戰略眼光的統帥,他雖然發怒時令人恐懼,但是在對待臣民時卻非??犊蠖取?/p>
△阿提拉的畫像
公元450年,由于西羅馬帝國違背婚約,阿提拉率領軍隊再次西征,他們一路攻打至法國的香檳草原,但是卻在一年后的沙隆戰役中,被熟悉匈人戰術的埃提烏斯擊敗,阿提拉也被迫下令撤軍。
公元452年,為了洗刷沙隆之戰的恥辱,阿提拉決定向西羅馬帝國的腹地發起進攻,他率領軍隊穿過阿爾卑斯山脈,并且將沿途的城鎮徹底摧毀。
而阿提拉的再次來襲,則讓意大利的居民陷入恐慌,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逃往羅馬城,只剩下埃提烏斯留在北方進行防御。
可是當阿提拉率軍進入意大利北部后,匈人軍隊卻突然停止攻勢,阿提拉接受了教皇利奧一世的求和,使意大利免遭匈人士兵的蹂躪。
公元453年,阿提拉迎娶了一位日耳曼女人,可是在宴會結束的當天晚上,這位匈人大帝卻離奇去世,死因據說與血管爆裂有關。
阿提拉去世后,他的部下便按照匈人的習俗,以劃破臉頰的方式哀悼這位匈人之王,隨著阿提拉的去世,強大的匈人帝國迅速分裂,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王位大打出手,之前被征服的部族也揭竿而起,使整個匈人帝國都陷入戰火之中。
公元463年,阿提拉的次子鄧吉西克,曾率領一支匈人軍隊突襲匈牙利草原,他擊敗當地的東哥特人,并且試圖在帝國西部重建匈人的統治。
可是到了公元469年,隨著東哥特人的反攻,鄧吉西克被逐出匈牙利草原,他率領族人沿著多瑙河一路南下,結果在途中遭遇東羅馬帝國的伏擊,鄧吉西克兵敗身亡,其首級被送往君士坦丁堡,此舉則標志著匈人帝國的正式滅亡。
匈人帝國滅亡后,曾橫掃歐洲的匈人開始失勢,并且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而阿提拉的幼子衣爾納克,則在父親去世后率眾前往南俄草原,他們與保加爾人進行了融合,而保加爾汗國的可汗,也自稱是這位匈人王子的后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