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琪
4月11日,在杭州市余杭區舉行的第三屆浙江省鄉村經營武林大會上,紹興12個共富片區先行區的負責人同時向臺下來自全國的近百支鄉村運營團隊發出熱情邀約,共探鄉村組團發展新路徑。
“過去各村單打獨斗,資源難整合、業態難聯動。現在以片區為單位運營,就像把珍珠串成項鏈。”紹興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褚文蔚指著一幅紹興全域共富片區規劃圖說,2025年以來,紹興市深化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和做法,相繼出臺《和美越鄉共富片區建設導則》《關于以“千萬工程”牽引縮小“三大差距”助力建設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共富示范市實施方案》等文件,以共富片區為節點,構建“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底座,計劃到2027年建成30個具有全國辨識度的共富標桿。
片區化發展,急需鄉村運營人才。為此,2025年紹興市還將實施共富片區規劃建設運營一體化改革,推廣“O+EPC”(運營前置+設計、采購、施工一體)模式,要求運營團隊在規劃階段就介入,讓市場思維貫穿片區建設始終。
活動現場,12個先行區的負責人集體亮相,帶著項目清單與運營團隊“相親”——從會稽山古村落群的文旅開發,到西白山麓的農創IP孵化,每個片區都亮出“家底”、拋出“繡球”。
“紹興以全市域為單位推進片區運營,這一做法走在了全省前列。”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數字鄉村所所長尹玉鳳認為,紹興通過制度創新打破行政壁壘,由專業團隊統籌資源、設計盈利模式,構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集體組織參與、村民受益”的組團發展共富機制,為破解鄉村空心化和產業碎片化問題探索了一條新路。
紹興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透露,團隊落地后,將在人才引育、要素保障和項目落地上給予政策支持,在鄉村片區運營模式和機制上加強指導,加速片區整體運營,加快繪就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和美越鄉”新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