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波"全球征稅"戲碼,演得也太拙劣了!表面上對盟友、對手一律揮舞關稅大棒,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明著向世界收保護費,暗地給中國挖陷阱,這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簡直把霸權思維寫在了腦門上。
仔細扒開美國的關稅賬單,雙標的馬腳藏都藏不住。電動汽車、鋰電池這些中國的優勢產業,關稅直接翻倍,活脫脫一副"精準打擊"的架勢;轉頭面對歐盟,象征性收點過路費后,馬上坐下來談豁免。這操作像極了街頭惡霸:看見軟柿子往死里捏,遇到硬茬子立刻換副笑臉。說白了,美國就是要用關稅當籌碼,逼著全球企業在中美之間二選一——誰跟中國做生意,誰就等著被加稅;誰聽美國的話,關稅就能當廢紙。
美國為啥這么著急?說到底還是霸權焦慮癥犯了。眼看著中國在半導體、新能源這些戰略領域一路超車,5G技術領跑全球,空間站里飄著中國國旗,美國坐不住了。
他們心里比誰都清楚,靠正常競爭早就拼不過中國,只能用加征關稅、技術封鎖、實體清單這些下三濫手段,妄想掐斷中國產業升級的咽喉。拿華為開刀那次,不僅自己下場封殺,還逼著盟友站隊,這種寧可攪亂全球產業鏈也要搞破壞的做法,哪還有半點大國風度?
美國這如意算盤打得太響,根本沒算到自己才是最大輸家。加征關稅看似讓中國企業難受,實際上美國老百姓先扛不住了。超市物價蹭蹭漲,原本幾十刀的衣服鞋子,轉眼變成奢侈品;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企業更慘,生產成本翻倍不說,還隨時面臨斷供風險。就像給自己綁上炸藥包,以為能炸到別人,結果先把自己炸得灰頭土臉。
更搞笑的是,美國還想把關稅當轉移矛盾的遮羞布。國內產業空心化、貧富差距拉大,這些積重難返的問題,通通甩鍋給中國,說什么"中國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拜托!制造業外流是美國自己幾十年產業政策的惡果,現在倒打一耙,這臉皮得有多厚?
不過美國的小算盤,越來越難奏效了。歐盟表面上配合美國吆喝,私下里卻在偷偷擴大與中國的貿易;東南亞國家更是看準機會,一邊承接中國產業轉移,一邊和中國共建供應鏈。就連美國的盟友們都明白,跟中國脫鉤,等于自斷財路。
反觀中國,面對圍剿不僅沒慌,還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該反制的反制,該突破的突破,半導體領域實現從0到1的跨越,新能源產業更是一騎絕塵。"一帶一路"沿線合作越來越火,中歐班列滿載貨物穿梭歐亞大陸,這才是真正的共贏之道。
說到底,美國的關稅游戲就是場注定失敗的鬧劇。靠霸權霸凌就能永遠穩坐世界老大?時代早就變了!那些跟著美國瞎起哄的國家,真該好好掂量掂量:跟著美國當炮灰,能撈到幾分好處?評論區聊聊,你覺得美國這招"關稅圍剿"還能撐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