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九江消息,武寧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陳小平涉嫌嚴重違法被查。
多家醫療網站的信息顯示,他是副主任醫師,畢業于九江學院醫學院,先后曾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西人民醫院進修學習普外科、胸外科、腹腔鏡外科。
他擅長外科疾病的診治,在乳腺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胸外科這幾個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
醫院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2007年1月到11月,他擔任了院長助理;
2007年12月到2020年11月,任醫院副院長。
武寧縣人民醫院,這是一所二甲醫院。
他是一名醫院的管理者,既然談到了他,也就不能不談到我們常說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往往說到這里,許多人可能都會說醫生怎么樣,醫院又怎么樣,認為這都是醫生和醫院的責任。
但公正一點來講,把這些問題都推給醫生和醫院顯然是不客觀的,那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一個事實是,從上個世紀末以來,我們的醫療衛生行業就已經開始全面市場化,開始全面踏上了自負盈虧的道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一名醫生而言,有些時候,如果不那么做,不按照要求完成任務,也就很難生存下去了。
醫院的定位是公益性機構,人們也都這樣認為,但在實際運營當中卻不得不追求經濟效益,這兩者顯然是互相沖突的,于是許多問題也就由此產生了。
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這個問題現在正在解決,但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然,以上也并不是問題的全部。
除了以上的情況以外,少數“醫蠹”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2023年5月,中紀委網站上曾披露過這樣一起案例,在云南普洱市人民醫院,醫院討論是否購買一臺進口價為1500萬元的醫療設備直線加速器,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大多表示反對,可是院長楊文俊卻執意購買,最終,醫院花了3520萬元將其買進,而院長楊文俊吃了1600萬元的回扣!
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而這些虛增出來的成本,最終也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被轉嫁到患者身上,最后都會由患者來買單。
而這是最不能被容忍的。
2023年8月,南粵清風網曾披露過,在中山市坦洲人民醫院院長羅勇被抓以后,轄區內患者人均就醫成本下降了1400多元。
這可以有效說明問題。
還說回陳小平,如今可以確定了,他同樣也是一名“醫蠹”。
通報中稱他嚴重違法,一個不完全的通俗說法是伸手了。
他是醫院的副院長,不像院長那樣在各方面事務有決定權,但在采購醫療設備、藥品和耗材方面也是能說得上話的。
他應該就是在醫療設備、藥品和耗材的采購上伸手了。
“看病難、看病貴”,大概也有他的一份“貢獻”。
現在是關二爺刮骨療毒的精神有了,刀刃向里的態度有了,壯士斷腕的勇氣也有了,再加上持續的行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股歪風邪氣一定會被遏制,風清氣正的那一天必將會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