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讓人很驚訝的調查里,有81%這么高比例的美國工人都說擔心自己在2025年的時候會有失業的危險,并且其中每五個人里面就有一個覺得這種擔心比去年要更厲害些。
這份MyPerfectResume發布的報告就如同一個鏡子,把當下普通人內心深處的那種不安和焦慮給映照了出來。
當數據指針直指未來,結果令人憂心忡忡。76%的受訪者預測2025年裁員將會增加,而超過九成的人正為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做準備。現代職場已然變成一片不確定的海洋,那些曾經躍躍欲試想要跳槽的人們,如今更多選擇留在原地,只因為外面的風浪看起來更加洶涌。
我們很難不將這種就業市場的動蕩與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聯系起來。一位前高官近日表示,大規模加征關稅的舉措是"失策",將給普通工薪家庭和企業帶來沉重負擔。這一直白的批評來自于對經濟現實的清醒認識,而非簡單的政治立場表態。
市場因為政策老是變來變去而變得很不穩定。一開始說要給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接著又忽然說暫停這個政策,這樣反反復復的,就讓美元匯率一直很弱,歐元對美元的匯率都升到差不多三年里的最高值了。政策的不確定性能讓經濟也變得不確定起來。
即使在同一陣營內部,也出現了明顯的分歧。一些參議員公開表示關稅本質上是對消費者的征稅,這種內部的不一致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經濟未來的擔憂。我們看到,這已不再是簡單的區域博弈問題,而是對經濟政策本身的理念之爭。
消費者信心也隨之跌入谷底。密歇根大學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至50.8創下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更令人擔憂的是,人們對未來的通脹預期飆升,預期未來一年通脹率高達6.7%這是自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公眾對于關稅政策的態度也不咋地。昆尼皮亞克大學搞的民調表明,有72%的被調查者覺得加征關稅在短期內會損害美國經濟。要是問大家支不支持關稅政策,領航者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有55%的人持反對意見。這種大家都有的擔憂可不是沒緣由的。
經濟學家提醒,關稅手段或許會讓經濟滑入衰退境地,大概有200萬的人面臨著失業的危險。在這個數據之后,是200萬個家庭的生活和未來。而在這樣的宏觀經濟的混亂之中,Z世代年輕人的擔憂格外突出——選擇困難癥不再只是簡簡單單的“今天吃啥”,而是“明天我還能不能找到工作”這種關乎生存的焦慮。
近半數受訪者最擔心的是食品和日用品價格問題,這種"通脹焦慮"正如同手機彈出的"內存不足警告",不斷提醒著人們縮減支出的必要性。近三分之一的人已推遲了購買家具或電器等大件物品的計劃,消費降級已成為許多家庭的被動選擇。
就業市場和經濟政策都承受著壓力的時候,普通人的生活就跟在數字時代的“知識花唄”里一直超支似的——今天靠著點樂觀,明天或許就得面對高額的現實代價呢那些盼著“版本強制更新”能讓情況變好的人,等系統更新完了,常常發現帶來的不是解決辦法,而是更多的毛病。
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或許不是更多的預測,而是更多的韌性和適應力,無論經濟迷霧如何變幻,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可持續的生存之路。對于每個普通人來說,警惕風險的同時保持理性樂觀,或許是面對不確定未來的最佳姿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