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漫處是蓬安
劉翅翔
晨曦輕吻薄霧,茶香似靈動詩韻,于廣場悠悠鋪展,拉開蓬安壩壩茶如夢似幻的生活長卷,往昔、當(dāng)下與未來,皆在其中交織閃爍。
蓬安壩壩茶底蘊深厚,源遠流長。遙想當(dāng)年,司馬相如臨江設(shè)茶攤,與友人談詩論賦,盡顯雅士之風(fēng),引得文人墨客競相效仿,茶飲之風(fēng)盛行,悠悠茶香彌漫街巷。
回溯往昔,嘉陵江航運繁忙,作為重要碼頭的蓬安周子古鎮(zhèn),腳夫、商販往來如織。一日,腳夫疲憊暈倒,茶攤老板急忙端來老鷹茶施救。腳夫飲后神清氣爽,逢人便夸。此后,壩壩茶攤成了行商走卒歇腳品茶、交流情誼之地,隨著歲月流轉(zhuǎn),融入當(dāng)?shù)厝松?化作親友相聚、鄰里閑談的溫馨寄托。
周子古鎮(zhèn)晚景(圖源:四川辭書出版社)
破曉,微光穿透薄霧,灑在蓬安老廣場。李大爺早早起身布置茶攤,熟練地搬出桌椅、鋪好桌布。日頭升高,廣場熱鬧起來,壩壩茶攤前喧囂熱鬧。李大爺剛收拾好,老張哼著小曲走來:“老李,前幾天碰到老伙計,還念叨咱以前在這茶攤熬夜下棋呢!”李大爺笑著回應(yīng):“那時候,日子簡單,快樂卻不少,這茶攤就是咱的快樂老家。”兩人交談間,往昔歲月在茶香中浮現(xiàn)。老人們愜意圍坐談天,端起古樸茶碗輕抿,臉上綻出滿足微笑;孩童們湊在一起,小心翼翼捧起茶碗模仿大人,稚嫩臉上滿是新奇與興奮。
懷著對更多茶香故事的探尋之心,我們告別了老廣場的熱鬧,踏上新的尋茶之旅,沿著蜿蜒街道、穿過集市,前往下一處充滿茶香的地方——龍角山吳道子廣場。這里的壩壩茶,演繹著別樣煙火。午后陽光傾灑,游客被熱鬧吸引,尋位坐下。一位年輕游客接過茶輕啜一口,驚喜高呼:“這茶味道太獨特,大城市可喝不到這般有煙火氣的茶!”茶攤老板熱情地為游客介紹茶的特色。站在廣場上,能俯瞰整個縣城錯落有致的屋頂和靜靜流淌的嘉陵江。游客們品茶、俯瞰縣城風(fēng)光,輕松愜意融入其中。
蓬安縣龍角山吳道子廣場,為紀念畫圣吳道子在此畫《錦繡嘉陵三百里》草稿而修建(蓬州閑士 攝,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帶著龍角山吳道子廣場的茶香余韻,茶香牽引著我們。沿著嘉陵江大橋前行,穿過青磚黛瓦巷弄,抵達相如故城大舞臺前。這里茶香馥郁,午后陽光透過斑駁樹影,灑在古雅建筑上。大舞臺四周擺滿桌椅,人們圍坐品著熱氣氤氳的壩壩茶。
舞臺上,水袖翩躚,唱腔悠揚縈繞,臺下觀眾沉醉其中。有的傾身緊盯舞臺,生怕錯過精彩瞬間;有的閉目隨韻律輕拍節(jié)拍。舞臺下,壩壩茶攤熱鬧非凡。老人帶著孫輩,年輕人呼朋引伴,一同沉浸在茶香與戲曲交織的歡樂之中。王奶奶是常客,最愛茉莉花茶。她早早來到大舞臺,坐在熟悉位置。茶攤老板遞上泡好的茶,花香散開。王奶奶輕吹散熱,淺嘗一口,目光被舞臺表演吸引,遇到精彩唱段便跟著哼唱,滿臉滿足。年輕人小李起初對戲曲知之甚少,在朋友邀請下來到此處,隨著表演推進,被戲曲魅力吸引,不時向旁人詢問戲曲故事。
傍晚,夕陽余暉灑在廣場,壩壩茶攤依舊熱鬧。李大爺佇立著,思緒飄回年輕時,隨父親學(xué)泡茶、操持茶攤的往昔。此時,他憶起父親教授他辨別茶葉優(yōu)劣時的專注神情,講起不同茶葉沖泡水溫與時間的講究,那些場景仿佛就在昨日。
歲月更迭,茶攤桌椅換了一茬又一茬,可圍坐品茶、暢所欲言的溫暖氛圍始終未變。在快節(jié)奏時代,壩壩茶宛如寧靜心靈港灣,給予人們安寧與慰藉。憑借深厚文化底蘊和像李大爺這樣的堅守者,壩壩茶作為蓬安獨特文化符號,定將見證小城未來蓬勃發(fā)展,續(xù)寫溫暖篇章。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劉翅翔(四川蓬安人,中共黨員,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文學(xué)愛好者,有作品發(fā)表于報刊及詩歌網(wǎng)絡(luò)平臺)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辦公室
配圖:方志四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