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縣九宮山滑雪場(資料圖片)
從天生麗質到區域聯動、全域共贏,咸寧文旅不需要“噱頭”。
你見過什么樣的咸寧?
十里金桂香,處處涌沸波,楠竹深似海,清涼九宮山,抑或是赤壁古戰場的驚鴻一瞥?
坐享18000多處泉眼的滋潤,咸寧是被上天眷顧的寶藏之地。它美在奇特,優在生態,得天獨厚。
聽老一輩的武漢人說,夏季避暑,冬季泡湯,自駕咸寧說走就走。“一晃20多年過去,眼看著咸寧沒有出圈的意思,我們去的次數也少了。”
近些年,武漢主城周邊黃陂、漢川、京山等地新興旅游項目不斷卷出天際,作為武漢后花園的咸寧“戲份”有所削弱。這既有大眾審美疲勞的主觀因素,也與當地文旅資源缺乏深度整合有關。天生麗質的咸寧如何出牌?
赤壁古戰場“絕地反擊”
來赤壁,借東風。這是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今年的新“賣點”。
作為咸寧唯一的5A級景區,赤壁古戰場知名度之大,甚至大于咸寧本身。歷史遺存豐富,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三國文化體驗基地。
足夠厚重,卻不出彩。多方為赤壁嘆惜。
“景區很大,千年銀杏和摩崖石刻還有點看頭,但可玩的項目很少,小吃也不多,淺逛一下就走了。”去年6月曾到此一游的武漢客人李明磊如是評價。
赤壁市文旅局副局長李和清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文化景區既要保留原汁原味,又要適應游客的休閑度假需求,眾口難調。“做多了容易改變本質,做少了又不好玩,大家轉一圈就走了,留不住人,二次銷售更談不上。”
據了解,赤壁古戰場景區原來主要是一家民營企業在運營,受疫情影響做不下去了。今年以來,針對景區消費場景不足、旅游業態不豐富、三國大道路面老化等問題,接盤的赤壁市文旅集團投資3.7億元全面提檔升級。
景區相關負責人向支點財經記者透露,此次引進了著名文旅策劃專家王曉峰團隊,設計運營三國特色消費街區,該團隊正是“淄博燒烤”火爆出圈的幕后操盤者。還引進杭州亞運會導演羅可歌團隊,打造一臺大型夜游演藝節目《2025來赤壁·借東風》。
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赤壁市文旅局供圖)
一街沉浸、一臺演繹、一路鋪陳。不惜重金、下大力氣,絕地反擊。
咸寧文旅的另一大“招牌”——溫泉度假的生意同樣“面露難色”。
五六年前,單位要是組織團建活動,大家總喊著去泡湯。寒氣襲人的季節,許你一池飄然若仙。而現在更流行走鄉村振興的路子,踏青賞花、圍爐煮茶……新花樣新消費層出不窮,老項目老設施難免顯得落伍。
相比2014年前后的高光時刻,幾家知名的溫泉景區游客接待量減半。如今,尋求提質升級、拓展項目的“老牌”溫泉酒店,全新打造中的養心谷等綜合體項目,都已圈定新的市場定位與消費需求。
區域聯動有望留住游客
咸寧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資源共享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冬季將熱門的溫泉、滑雪、民宿項目串聯成精品線路,互送客源,共塑品牌。
景區“串聯”的玩法,赤壁探索已在路上。
比如,在古戰場、羊樓洞古鎮和龍佑溫泉,感受“萬里尋茶道,赤壁借東風”的雙重歷史底蘊。
羊樓洞古鎮是湖北老青茶發源地和歐亞萬里茶道源頭,素有“中國磚茶之鄉”的美譽。古街青石鋪設,曲折逶迤。新泰茶廠、阜昌茶莊、厘金局等歷史遺存修舊如舊,與現代的茶店茶商、油紙傘非遺小店、旅拍店相得益彰,再現往昔盛景。
前述游客李明磊說:“沒想到羊樓洞2公里的老街,比古戰場還熱鬧。就是節假日車位緊張。”
支點財經記者了解到,古戰場、羊樓洞、龍佑溫泉度假區是赤壁文旅的精華,目前均為赤壁市文旅集團旗下資源。各點位之間不僅整合成線,還與咸寧其他縣區以及周邊的洪湖、湖南臨湘等城市合作,設計聯動產品,打造鄂東南特色旅游小區域。
羊樓洞古鎮景區(赤壁市文旅局供圖)
告別單打獨斗,探索區域合作。今年初,赤壁市通過招商引資,與湖北鼎途文旅文化有限公司簽約,共推全域旅游運營。這家公司成功打造了恩施的康養天堂“花硒谷”項目。
“他們引流能力特別強,自有7000多戶固定的康養業主,又跟上千家旅行社對接合作,是一種閉環式的運作。”李和清還向支點財經記者透露,“合同中簽有對賭協議,第一年承諾帶來50萬人客流,最終可達200萬人。”
鼎途文旅還有實打實的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用來做配套和支撐服務。“比如把赤壁國際會展中心改造為品牌酒店,不僅能承接嘉魚過來的客人,同時盤活了我們的國有閑置資產。”
近兩年,從古老詩經里走出的嘉魚縣,文旅大有“破圈”之勢,新建戀江湖不夜城、阿拉丁歡樂城等超大型地標項目。后者距離赤壁古戰場僅12分鐘車程。不久阿拉丁整體開園后,赤壁嘉魚兩地勢必相互引流,原本走馬觀花的游客勢必成為“駐游”旅客,極大拉動兩地旅游收入的提升。
赤壁全域煥新,嘉魚款款而來,通山九宮山夏避暑冬滑雪,咸安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筍,鄉村旅游資源豐厚的崇陽縣,憑借罕見的十萬畝野櫻花群落,走出一條有顏值、有產值的的鄉村振興路。
2024年咸寧接待游客2556萬人次,綜合收入超過186億元。今年文旅產業已明確為全市五大主導產業之一。目前有40余個項目同步謀劃,計劃三年實現產業倍增。溫泉養心谷、汀泗橋紅色文化旅游區、梓有集農文旅融合、通山縣隱水文旅綜合體等項目持續推進。
重投資,慢回報,倍感壓力。從天生麗質到全域共贏,咸寧不需要“噱頭”。
編輯丨胡馨月
編審丨陳勇
新浪微博|@支點財經
地址|湖北·武漢·楚天傳媒大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