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座溫暖的城市里,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因為身體或智力上的殘疾,一出生便被家人無情地拋棄。他們沒有家,沒有親人,但他們從不缺少愛,福利院就是他們的家,福利院的阿姨們就是他們的"媽媽"。在這里,孩子們得到了來自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愛。這些關愛如同一束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們的世界,讓福利院的孩子們從"棄嬰"變成了"福娃"。作為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我有幸見證了這些溫暖的瞬間,每一幕都深深印在心底。
就說那位堅持免費給孩子們理發的姐姐吧,一個偶然的契機,她了解到福利院的孩子們,從那以后,孩子們的身影就總在她心頭縈繞。"我得為他們做點什么。"她時常這樣想。有一次她來到福利院,孩子們正在操場上嬉笑玩耍,你追我趕玩得特別開心,可就是頭發有點長了,顯得不那么精神。就在這一刻,一個想法在她心底生根發芽:"我要用這雙手,給孩子們帶來改變。"
理發,對普通孩子來說輕而易舉,對福利院的孩子們來說卻是不小的挑戰。她迎來的第一個"小顧客",患有智力障礙,一看到理發工具就滿臉恐懼,拼命往后縮。姐姐連忙放下手中的剪刀,拿起一個小玩具,在孩子面前晃了晃,笑著說:"看,這是會跳舞的小玩偶,咱們一起玩,玩著玩著頭發就變漂亮啦!"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了,緊張的神情也就逐漸放松了。姐姐趁機拿起推子,從發梢輕輕推過,推子與頭發摩擦的聲音,在她刻意的控制下,變得輕柔而有節奏。為了照顧孩子們,她有時甚至需要跪在地上,變換著各種姿勢。汗珠從她的額頭滑落,她也只是匆匆用袖子一擦。在這個小小的理發空間里,回蕩著她溫柔的話語和孩子們漸漸放松的笑聲。每一次的安撫,每一個細致入微的動作,都飽含著她對孩子們深深的愛。
還有一些愛心人士,他們就像孩子們生活中的"及時雨"。其中有一位大哥經常會給孩子們送來牛奶和面包,每逢過年過節,他更是早早地為孩子們置辦新衣,讓孩子們在節日里也能穿上漂亮暖和的衣服。他說:"這些孩子太不容易了,我只是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希望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溫暖。"
近幾年,福利院的硬件設施逐漸出現一些老化問題,洗澡間和衛生間的地面瓷磚有的破裂了,孩子們洗澡時容易發生滑倒危險。山東齊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得知情況后,主動出資重新改造了衛生間、洗澡間、配餐室,還為孩子們打造了整體櫥柜。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讓殘疾孩子在危急時刻能迅速安全逃生,他們還捐資在孩子們的三樓休息區安裝了消防逃生滑梯,逃生時間由5分鐘縮短到15秒。
在福利院里,像這樣的愛心人士很多很多,他們仿佛是初春的細雨、盛夏的清涼、金秋的飄香、寒冬的暖陽,為孩子們帶來無盡的溫暖和關愛。他們的善舉遍及福利院的每個角落,灑在每個孩子的心田。有匿名捐款的叔叔,有悄然而至送來物資的阿姨,還有陪孩子們一起做手工、玩游戲的哥哥姐姐……愛的傳遞不僅僅是物質的給予,更是對孩子們精神的勉勵和鼓舞。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雖然命運沒有善待我們的出生,但世界的博愛讓我們相信未來的生活一定充滿陽光。"
這些看似平凡的點滴善舉,卻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從理發姐姐的熱心服務,到愛心人士的無私奉獻,再到愛心企業的傾情付出,每一份愛都讓福利院的孩子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慈善東營,愛滿福利院。這份愛,將永遠延續下去,讓福利院的孩子們也能和千千萬萬正常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作者:王靜靜,大眾新聞記者 曹萌萌 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