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隨著白宮公布最新一季度聯邦支出數據,特朗普政府“把國家當成公司來經營”的口號也宣告爛尾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道,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以來,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相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1540億美元,也就是說:比拜登時期花的錢還要多很多。
特朗普的那句口號:“我們要精打細算,用商人的方式治理政府?!北缓莺莸卮蚰樍?。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反復承諾要“砍掉冗余預算”“重塑聯邦效率”“終結華盛頓的浪費文化”。他甚至還夸口說:“沒人比我更懂成本控制?!?/p>
然而2025年剛過去三個月,聯邦財政部已經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再次證明了他確實是個不擅長管理的商人。只不過,曾經六次破產的特朗普,之前賠的是自己的錢,但現在是全體美國納稅人來買單。
如果說選民是被“省錢總統”的口號打動,那么金融市場和保守派智庫則是被特朗普精心包裝的“財政理性人”形象給催眠了。在競選階段,特朗普團隊不斷釋放一個信號:這屆政府將摒棄拜登時代的高赤字治理模式,重塑預算責任。但現實再次給他們上了一課: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在導致一場災難級的危機。
在聯邦支出激增的同時,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信心迅速下滑。
在美元指數跌破疫情以來的最低點后,美債的利率在2025年一季度大幅度上升到4.5%,這已是自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美債的收益也就才超過5%。
在2022–2023年美聯儲加息周期中,美債利率一度接近4.3%,但很快就回落。而當前的4.5%,不僅高,而且持續時間還長。美國政府借錢越來越難了。
這反映出市場的深層擔憂:美國政府是否還有能力控制債務?美債是否還是值得長期長期托付的資產?
諷刺的是,特朗普的一些支持者,包括大型保守派基金等投資人,甚至華爾街部分金融機構還曾認為“他將恢復財政紀律”。
但現在,他們已經開始談論“政策不可預測性”和“財政約束失效”,甚至將2025年稱為“財政泡沫的觸發點”。
尷尬的是,共和黨內部也出現了割裂:一邊是繼續高喊削減政府規模的老派保守派;一邊卻是支持特朗普擴張開支、動輒追加軍事和產業補貼的“民粹右派”。
口號與現實正在撕裂著美國的右派們。在特朗普的治下,受傷的不只是美國財政和美元,還有美國的國際形象。
特朗普主義的魅力在于能同時滿足兩類人:一類是厭惡“大政府”的保守派,他們希望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另一類是希望“國家強力出手”的工人階層和民族主義者,他們期待政府保護本國產業、對外征稅、對內撒錢。
但現實卻是另外一回事。
特朗普一方面高喊“讓政府滾出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卻實施激進的財政擴張。2025年第一季度,聯邦政府的工業補貼、軍費開支、關稅補貼和基建撥款同比增長超過20%。
最近,為了緩解物價上漲危機,特朗普政府將啟動了新一輪“反通脹補貼”,發放現金券;另外,為了安撫制造業工會的不滿,白宮在“鐵銹地帶再工業化”項目上批出超過450億美元的新一輪投資。
美國財政部門的人私下里都感慨:“嘴上是里根,手上是羅斯福。”而納稅人逐漸意識到,他們為一場“自由市場幻覺”付出的,是日益膨脹的債務和赤字。
更吊詭的是,特朗普政府還設立了一個由馬斯克領導的“國家效率部”,試圖向公眾展示“我們真的是正在控制支出”。但該部門給美國政府造成的混亂和“節約”的效果,已經成了一場爛尾的鬧劇。
特朗普正在用一種看似反政府的語言,打造了一個更高開銷政府,這特么的不是財政保守主義,這是“用口號忽悠選民”的奇葩政治。
而這在美國的歷史上也不是“偶然”的。如果你翻開美國的歷史,會發現另一個熟悉的名字:里根。這位保守派偶像同樣以“精簡政府”為旗號上臺,最后卻留下了當時美國史上最高的財政赤字。
但里根的功勞在于維系了美國的國際地位,還“瞎貓碰上死耗子”地打贏了冷戰。而如今的特朗普卻再次證明了里根的另一面:口號,也許可以贏得選票,但想管好美國的預算平衡表是另外一回事。
特朗普喜歡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企業家總統”,這吸引了埃隆·馬斯克,因為他也信奉把國家當作公司來治理的邏輯,他也相信特朗普代表著“執行力”、“商業理性”和“反官僚主義”。
然而,美國真的不是一家公司,而馬斯克式的“開源節流”邏輯,在聯邦財政中注定失靈。
最新數據顯示,盡管特朗普政府公開宣稱要削減行政開支,并依賴AI和自動化裁員計劃降低聯邦人力成本,但與此同時,軍費支出和產業補貼飆升超過歷史均值,特別是對能源、制造、國防三大板塊的資金流入,堪比冷戰時期的“國家資本主義”回潮。
更荒誕的是,白宮曾試圖推行一項“效率獎金制”,向各部門設定“節支指標”,結果特朗普的草臺班子搞出的卻是“表面節省,實則換殼”的賬面游戲。
國家不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治理一個國家還要兼顧公平等更多、更復雜的因素。
特朗普想用管理企業的方式治理聯邦政府,結果人們發現,他不是馬斯克,更不是喬布斯,他真的只是那個能把賭場都開賠錢的蹩腳商人,現在的美國,倒很像是那些最終要爆雷的“PPT公司”。
特朗普喜歡用“前所未有”來形容自己的一切成就。但在聯邦財政領域,他留下的是:赤字增速“前所未有”,宣傳與現實的落差“前所未有”。
特朗普政府可以在短期內通過煽動輿論、制造敵人、發動關稅戰、多發補貼來掩蓋問題;但美國的財政狀況不會因為你喊一句“讓美國再次偉大”就真的變好
特朗普的“財政保守主義口號 + 實際擴張赤字”,結果必然是債臺高筑,國家信用被透支、濫用,惡果最終轉嫁到下一代人身上。
財政保守主義,不是一種情緒,也不是一種演講風格,而是一個需要實干精神的相當嚴謹的東西。
而今天的美國,正在失去它。
推薦閱讀:美元創新低,因為美國的信譽被特朗普摧毀
加微信,防失聯
朋友圈里有廣告,介意的請慎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