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e
前不久的一則新聞,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提出,要對在美國境外拍攝的電影征收關稅的提議,目的是「保護」美國國內電影產業,并防止電影制作「外流」。
連湯姆·克魯斯最近在韓國訪問,都被問到這個問題,因為他的《碟中諜》系列,是最典型的在美國境外拍攝的好萊塢電影,如果被征收關稅,他受到的影響會很大。可惜克魯斯裝作沒有聽清,拒絕了回答。
《碟中諜7》(2023)
今天來聊聊這事。特朗普有權做這件事嗎?好萊塢為什么要在海外拍攝電影?這件事如果真的執行,會對全球弱不禁風的電影業,帶來什么雪上加霜的影響?
特朗普提議對在海外拍攝的電影征收關稅的核心動機在于,他認為美國電影產業正面臨來自其他國家提供的激勵措施的威脅。他聲稱,其他國家通過提供稅收優惠和補貼來吸引電影制作,導致美國電影制作能力「快速消亡」。他甚至認為,這一現象已經發展到「竊取」美國電影制作能力的程度,甚至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他的這種擔心,聽起來很夸張。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特朗普授權相關部門研究對「所有在外國制作的電影」征收高達100%的關稅。這個新聞為什么令人震驚,因為之前他在關稅戰中主要集中于鋼鐵、鋁和中國商品等貨物領域,而這次卻將關稅工具應用于電影這一服務和知識產權領域,可以說,這標志著他的貿易保護主義在進一步擴展。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從頭來捋一下,特朗普是否有權對在美國之外拍攝的電影征收關稅,其實是一個復雜的法律問題,并非真的可以隨便執行。
美國憲法賦予國會管理對外貿易和征收關稅的權力,自小羅斯福時代以降,國會通過立法將部分關稅調整權授予總統,但這些權力通常針對的是貨物貿易,例如應對不公平貿易行為(如傾銷、補貼)或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等。
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貿易涉及多個層面,物理載體(如DVD)屬于貨物貿易,而電影的核心價值則在于其內容、版權以及與制作、后期制作、發行等相關的服務,這些則主要屬于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的范疇。
當前的國際貿易規則,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主要規范的是服務貿易,而服務貿易的機制與貨物貿易的關稅體系,完全不同。
因此,將關稅這一工具直接應用于電影的進口,尤其是在如何界定電影「外國制作」程度的問題上,存在法律上的模糊性和技術難題。比如說,一部由美國公司投資、美國導演執導,但在加拿大和英國取景并使用當地團隊的電影,是否應該被視為「外國制作」?
這一問題至今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有專家認為,將關稅應用于電影這種知識產權和服務的做法「沒有太大意義」。
好萊塢選擇在全球范圍內拍攝電影,背后有著多種復雜的經濟和創作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各國和地區提供的電影制作補貼和稅收優惠。為了吸引電影制作,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提供慷慨的補貼、稅收抵免或現金返還,這些激勵措施顯著降低了電影制作成本,有時甚至能夠覆蓋高達40%的支出。
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美國的一些州(如佐治亞、新墨西哥)都成為了提供高額激勵的熱門拍攝地。除了這些直接的補貼,一些國家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有利的匯率和較低的運營費用,也使得好萊塢在海外拍攝電影時能夠節省大量成本。
例如,《碟中諜》系列電影因其驚險的動作場面和全球各地的取景而聞名。該系列電影從布拉格、羅馬、迪拜到上海、倫敦、挪威等地拍攝,不僅利用了這些國家的地標性建筑作為背景,還受益于當地的拍攝激勵和(便宜的)專業團隊支持。
類似地,《復仇者聯盟》系列和《蜘蛛俠》系列的部分拍攝也在英國進行,英國提供了豐厚的稅收抵免和先進的攝影棚設施,進一步降低了好萊塢的制作成本。此外,《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同樣在日本、巴西、阿聯酋、古巴等多個國家取景,這些國家為電影制作提供了充足的財政激勵和優質的拍攝資源,幫助該系列大獲成功。
萬一,我是說萬一,特朗普的電影關稅政策得以實施,它肯定會對全球電影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老實說,我并不認為它會在近期落地并得到執行,這件事存在很多法律障礙)。
對于好萊塢而言,100%的關稅將直接抵消甚至超出在海外獲得的補貼和成本優勢,導致電影制作成本大幅上升。電影公司將不得不提高票價或削減其他開支,這將直接影響電影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依賴國際取景和合拍的制作模式將遭遇巨大制約,迫使好萊塢將更多的制作拉回美國本土,但這可能會導致取景地選擇受限,成本上升,同時失去國際合作帶來的創意和資源。
資金相對緊張的獨立電影制作人更依賴海外的補貼和低成本優勢,關稅政策將對他們造成嚴重打擊,可能導致獨立電影數量減少。
除此之外,這一政策還可能帶來行業內部的強烈反對。電影制片廠、工會(如IATSE)以及其他行業組織可能會強烈反對這一政策,盡管他們承認國際競爭的威脅,但更傾向于美國本土的激勵措施而非關稅。這是因為關稅政策會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和創作自由,尤其是在電影制作人和創意團隊需要全球資源和跨國合作的情況下。
對于其他依賴吸引好萊塢電影制作的國家而言,這一政策無疑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國家將面臨就業機會減少、相關產業衰退以及基礎設施投資放緩的困境。
失去與好萊塢合作的機會可能會減緩當地電影產業的技術進步和人才培養,同時導致國際合拍項目的減少。此外,電影是重要的文化載體,關稅政策可能限制不同文化在電影中的呈現和交流,從而影響全球電影產業的多樣性。
這一關稅政策還將對全球電影產業的流動模式產生根本性影響。電影制作可能將集中到那些提供高額補貼且不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國家,或者促使其他國家建立更強大的本土制作體系。跨國界的資金、人才和創意流動將受到阻礙,全球電影市場可能變得更加碎片化,不同國家之間的電影交流和發行壁壘將增加。
如果這一關稅政策真正實施,電影業也并非束手就擒。
電影公司和相關行業組織將采取多種應對措施。好萊塢的游說力量不可小覷,電影制片廠、導演協會、演員工會、技術工會(如IATSE)以及其他行業協會將積極游說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闡述關稅政策對美國電影產業造成的損害,爭取政策的調整或撤銷。
電影公司可能會通過法律挑戰來質疑該政策的合法性,特別是總統是否有權將關稅應用于服務和知識產權領域。此外,行業也可能游說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提供更有競爭力的電影制作稅收優惠和補貼,減少海外拍攝的吸引力。
如果這一政策長期存在,電影公司可能會調整制作策略,減少海外取景的比例,更多地利用美國本土的場景和后期制作技術來模擬海外環境。為了彌補增加的制作成本,電影公司還可能提高票價、流媒體訂閱費用或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最終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除了經濟和產業層面的影響,特朗普的電影關稅提議可能還會帶來其他更廣泛的后果。
首先,若好萊塢被迫過度依賴美國本土資源,電影的取景地、故事背景和文化元素可能變得相對單一,全球電影的多樣性將受到影響。
其次,關稅可能引發外交和貿易關系的緊張,尤其是針對特定國家的電影關稅可能引發貿易伙伴的強烈不滿和報復,其他國家可能對美國電影或其他文化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
此外,外國電影的進口成本可能因關稅上漲,從而減少美國觀眾能夠看到的外國電影數量和類型,影響他們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如何界定電影的「原產地」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復雜的國際合拍模式下,這可能導致政策的執行困難并引發爭議。
說結論吧,特朗普提出的這項對在美國之外拍攝的電影征收關稅的提議,雖然旨在保護美國電影產業,但帶來的后果,恐怕恰好相反。
而且因為面臨復雜的法律挑戰,且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我并不看好它會得到有效的執行。但是,我們曾沉醉其中的那個「電影全球化」之夢,的確即將結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