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消息,當外界還在關注美國《大西洋月刊》總編輯杰弗里·戈德堡被拉入美國政府高層討論襲擊也門胡塞武裝的聊天群時,美媒又爆出“美軍B-2隱形戰略轟炸機罕見在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基地大規模集結”的消息,再加上“卡爾·文森”號航母也在趕赴中東,外界擔心美軍可能正在準備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美國“動力”網站25日稱,衛星照片顯示“在過去48小時內至少有3架C-17戰略運輸機和10架空中加油機趕赴迭戈加西亞基地”。
美軍如此大動干戈重兵壓境打擊也門胡塞武裝,或是典型的戰略威懾行動,畢竟此前胡塞武裝炸美航母事件,讓美國很沒面子。胡塞武裝這次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生死考驗。美軍的B-2隱形轟炸機集大載荷、長航時、超遠程和隱身性于一身,是美國唯一能穿透先進防空系統的遠程核能力的戰機。胡塞武裝修了大量地下軍事設施,而美軍B-2隱形轟炸機可攜帶鉆地深度約為60米的GBU-57重型鉆地炸彈,美軍能否破解胡塞武裝的地下軍事設施,答案可想而知。
B-2轟炸機空投GBU-57鉆地炸彈(資料圖)
據英國“防務周刊”網站和開源情報分析賬號“IntelFrog”的報道,此次集結的規模之大、機型之全,實屬近年來少見。B-2隱形轟炸機,作為美軍戰略打擊力量的核心,其隱身性能和強大的打擊能力早已聞名遐邇。而C-17戰略運輸機和KC-135空中加油機的配合,更是為這場可能的行動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聯想到當前美國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正在不斷升級,五角大樓的軍事部署也在快速推進,這一系列動作似乎預示著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特朗普在大約一個月前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寫了一封信,要求伊朗必須同意與美國達成新的核協議,并給了伊朗兩個月的最后期限,最早可能在5月的第一周到期。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媒體的采訪時,更是公開說:“如果他們(伊朗)不達成協議,就會發生轟炸,這將是他們從未見過的轟炸。”對此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在4月1日表示,伊朗再次重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尋求、生產或獲取核武器,并主張通過外交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軍事選項”。
美軍迭戈加西亞基地近期的衛星照片(資料圖)
盡管B-2轟炸機具備“全球到達、全球打擊”的能力,但歷史證明,單純依靠武力無法根除沖突,軍事手段可以贏得戰役,但未必能贏得和平。比如阿富汗戰爭,美軍憑借技術優勢迅速推翻塔利班政權,但20年后,塔利班仍卷土重來。再比如也門內戰,沙特領導的聯軍對胡塞武裝發動數萬次空襲,卻未能迫使其屈服,反而加劇人道主義災難。胡塞武裝與伊朗的關系,是當代“代理人沖突”的典型縮影。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指揮官的宣言非常具有戲劇性:“如果敵人發射一顆導彈,我們會返回一百顆。”這種不加掩飾的強硬表態,背后卻夾雜一層無奈——伊朗當然明白美軍的全面對抗能力不是自己可以單憑軍力匹敵的。 在對內高調備戰的伊朗仍在試圖通過間接談判的渠道尋找破局機會,希望中和美國的壓力。而矛盾在于,美國對談判的耐心已然減弱,對核項目的容忍幾乎降到了冰點,雙方之間的裂痕恐怕隨著時間流逝只會越拉越大。
據路透社7日報道,10名高級指揮官和伊拉克官員稱,為避免與美國特朗普政府沖突升級,伊拉克數個受伊朗支持的強大民兵組織首次準備解除武裝。報道稱,據6名來自于四個主要民兵組織的當地指揮官稱,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以來,美國官員曾多次私下向伊拉克政府發出警告:后者需采取行動解散在其領土上活動的民兵組織,否則美國可能會對這些組織發動空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