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貫徹“校園餐”長效治理工作,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構建“家校共治”的膳食監督體系,4月12日,綿陽中學實驗學校在克勤樓四會議室隆重召開食堂管理領導小組暨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紀委書記廖先虎,分管副校長羅森嵩,總務處負責人、食堂管理人員及膳食委員會家長委員、師生代表等20余人出席會議,共商校園食品安全大計,會議由副校長羅森嵩主持。
廖校長表示,食堂不僅是飽腹之地,更是食育文化的實踐課堂。食品安全是校園膳食管理的生命線,也是學校教育的溫度計。
廖校長從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學校主體責任和家長監管三個方面做了特別強調,作為學校,我們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食材溯源、廚房消毒、留樣檢測等制度,確保每一份餐食的安全可靠。同時,家長的支持與監督不可或缺,請與我們共同關注孩子的飲食健康,對食堂常態監督并及時反饋用餐意見,也教育孩子識別食品安全隱患,避免購買校外攤販不衛生食品。只有家校各盡其責、密切配合,才能為孩子們筑牢食品安全的雙重防線。
“我們要用‘零容忍’的態度對待食品安全問題,用‘百分百’的誠意回應家長關切。”廖校長的發言引發全場熱烈掌聲。
食品安全無小事,一餐一飯總關情。副校長羅森嵩強調食品安全是校園管理的“生命線”,強調教育部關于校園餐“四個最嚴”要求,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和家長的用餐體驗和意見,每學期進行一次全體學生對食堂菜品和服務滿意度測評,把結果與員工績效掛鉤。平時除了在食堂設置意見箱,還同步開通“膳食監督直通車”線上平臺,實現“碼上舉報——馬上整改——結果反饋”的閉環管理,讓意見反饋暢通無阻,促進食堂提高管理水平。希望我們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攜手筑牢校園食安防線,共同守護孩子們舌尖上的幸福。
總務處代洪帥主任組織大家領學了教育部《中小學校園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工作辦法(試行)》、《四川省中小學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四川省中小學校“校園餐”常態長效治理十條措施》等文件,重點介紹了膳食監督委員會監督的四個職責權限、七個內容和四個要求,明確了膳委會的三種監督方式,發現問題的兩種處理辦法和“碼上舉報”新方式,系列文件不僅是紙面上的規范,更是我們心中的戒尺。
在莊重的音樂聲中,廖先虎校長為12名家長委員頒發聘書。紅綢封面的聘書上,“責任”二字燙金生輝。
經家長們的民主推舉,來自高二年級的家長代表申孫勇同志當選委員會首任召集人,負責組織和聯絡工作。
申孫勇同志在表態發言中動情地說:“這張聘書是信任,更是責任。我們將以‘父母之心’履行好監督職責,做好家校溝通的橋梁。”
膳食監督家委會委員們依次自我介紹,并對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暢所欲言,為食堂管理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非常寶貴的建議。
食堂豐味樓團長嚴寬同志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食堂豐味樓和知味樓的場地布局,從食材驗收、烹飪加工、菜品留樣、營養搭配、明廚亮灶等方面,向與會者展示食堂管理的“硬核舉措”。
“我們的后廚經得起檢查”,嚴寬團長堅定地說道。學校食堂所有監控點位均接入省市“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接受家長和主管部門的監督。
會議結束后,與會者到食堂進行實地檢查。家長委員們在倉儲區查看進貨臺賬,在冷鏈凍庫查看生熟分區和溫度標識,在加工區查看清潔衛生和消殺記錄;在烹飪間,與會代表觀摩“綿實大廚”廚藝展示;留樣柜前,工作人員講解留樣流程;就餐區域,學校領導介紹“錯峰就餐”、“延時用餐”等管理制度。
春光明媚,陽光正好,克勤樓前的玉蘭花開得正艷。正如羅森嵩副校長所言:“家校之間最美的風景,莫過于為孩子們撐起一張無憂用餐的防護網”。這場會議既是監督機制的啟動,更是信任與責任的接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