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回了趟村里,像在我們贛北的山村當中,一個村莊不到10戶人在家里,到處都是冷冷清清,以前一直說,農村“娶妻荒”很可怕,但是在筆者看來,有很多的問題,更應該重視起來,尤其是一些結構性的問題,當下就盤點一下,農村出現5大“怪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個怪事:老人在世無人問,死后大辦喪事
如今絕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人口結構性失衡以及鄉村空心化,青壯年外流導致"老人村"現象普遍,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40%的村落已不罕見,因此,也出現了留守老人缺乏照料,大部分村莊出現"老人在世無人問,死后大辦喪事"的畸形現象。
這個不得不發人深思,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百善孝為先,但是如今,老人只有死后,才得到重視。
第二個怪事:土地荒蕪浪費嚴重
有數據顯示,當下全國撂荒耕地已超1億畝,約占耕地總面積10%,已經威脅糧食安全底線,留守老人無力耕種,年輕人不愿返鄉務農,形成"老人種不動-青年不愿種-土地持續荒廢"惡性循環。
明明家里有很多的耕地,但是卻一直在那里浪費著,這種土地資源嚴重浪費,也值得人們深思年。
第三個怪事:人情社會異化為攀比競技場
紅白喜事支出占家庭年收入30%以上,部分家庭為辦酒席不惜借貸;禮金標準3年翻3倍,從100元漲至300-500元,人情債成新貧困誘因;喪事大操大辦現象突出,部分家庭葬禮花費超過10萬元。
如此情況,在很多村里也不少見,這個也需要引起重視,尤其是大辦宴席,甭管什么事情,也喜歡辦個酒席。
第四個怪事:傳統價值體系瓦解
農村離婚率增速超城市,閃婚閃離占離婚案件60%以上,手機沉迷取代田間勞作,留守老人日均刷短視頻超5小時,這個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而且傳統節日氛圍淡化,春節團聚時間從7天縮短至3天以內,很多人回村里,就像是打卡。
如今已經完全沒有以前的熱鬧了,而且基本上回家之后,人們交流也比較少,這種傳統觀念正在被淡化。
第五個怪事:可持續發展隱憂
當下,環境污染從城市向農村轉移,部分流域水質惡化至IV類標準;處理設施覆蓋率不足30%,露天焚燒仍是主要處理方式;宅基地空置率超25%,"空心房"與新建樓房并存的空間矛盾突出。
垃圾
農村這些出現的事情,筆者認為比“娶妻荒”更加的可怕,這些現象折射出城鄉二元結構下的深層矛盾,需要從產業培育、土地制度改革、文化重建等多維度綜合治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問題正在形成相互強化的負面循環,如人口流失加劇土地拋荒,土地收益低下又進一步驅離青壯年。朋友們,你們當地有這些現象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