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民法治意識的增強,以及治安環境的改善,近些年發生的搶奪案件明顯變少。但與此同時,頻頻發生的未成年犯罪事件已經成了社會毒瘤,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必然會引發更多人效仿。
4月14日,一名遼寧的手機店店主在網上發聲,稱自己的手機店在4月7日凌晨遭到一群犯罪分子的暴力搶劫,丟失數十部高端手機,造成數十萬的經濟損失。
男子叫楊松,在遼寧經營一家手機店,當天的監控視頻顯示,凌晨3點左右,店門被幾個人從外面暴力破壞。然后有幾個人鉆進店中,用石頭暴力砸破玻璃柜臺后,將店內放置的幾十臺手機全部裝進一個雙肩包中,幾分鐘后,幾人揚長而去。
在視頻中,這些盜賊十分囂張,戴著帽子進入店面后,打砸一氣,沒有任何顧忌。即便是明知店內有監控,幾人也絲毫不懼。
瘋狂作案后,幾名嫌疑人還拍攝視頻,向別人炫耀自己的作案成果。一背包的蘋果手機,成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資本。
楊先生報案后,幾個人很快被找到。經盤查,店鋪共丟失了89部手機,大部分都是蘋果的最新款高端手機,價值30多萬。
5名犯罪人四男一女,都未滿16周歲,按照法律規定,警方不予立案,幾名嫌疑人很快被釋放。
幾人作案后,召集了數十名未成年人銷贓,警方只追回來了約一半的手機,楊先生直接損失約18萬元。
更可氣的是,有人將作案視頻發到網上后,這幾名嫌疑人還在下面評論,稱不要蹭他們的熱度。在作案者的社交賬號中,他們還發文稱,寧可跌倒無數次,也不愿規矩一輩子,對于自己犯下的錯,沒有絲毫悔改之意。
楊先生稱,事發后他加了一個遼寧手機店爆破群,里面有數十名店主曾遭遇過被人爆破搶劫。這些人都有和他相同的經歷,作案人都是未成年,他們都明白未成年人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利用法律漏洞大肆作案。
警方建議他起訴嫌疑人監護人進行索賠,但現實卻是,這些人作案多起,現在面臨多起訴訟。家人已經破罐子破摔,對賠償態度消極,即便起訴,也很難追回自己的損失。
如果這只是極端個案,倒也不值得進行討論。但問題是這樣的案件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0元購”已經引起了一些問題少年效仿。如果最終這些人得不到任何懲罰,無疑會增加他們作案的信心和囂張氣焰。
未成年人保護法本意是為了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如今卻成了問題少年的“免罰金牌”。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作案要趁早的思想必然會普及,引起更多人效仿犯罪,給社會造成的影響不可想象。
之前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中,就有這樣的苗頭。即便是不能按照成人的法律去懲罰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也應該對這些有作案能力,有法律意識的未成年人群做出相應的教育措施。而不是任由犯罪發生,讓無辜的受害者來承擔所有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