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吃野菜的季節,
可由于體質特殊,
有人精心準備了野菜烹飪,
卻差點危及生命!
最近發生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北院區
的幾個就診病例,
給健康品野菜敲響了警鐘!
第一個病例是劉女士。
當天,她在朋友的推薦下,精心做了一盤從未吃過的野菜:蒸構棒槌。
吃完不到10分鐘,她就出現惡心、嘔吐,不一會兒,眼睛周圍的皮膚開始瘙癢,并迅速蔓延至全身起大片紅斑、風團。
她一直硬抗到當天下午,癥狀始終未緩解,才急忙趕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北院區皮膚科看病。
聽著患者上氣不接下氣地的描述病情,皮膚科主治醫師薛晨紅警覺問到:“有沒有感覺呼吸困難?”
“有,感覺上不來氣!”
經過診斷,患者是吃野菜導致的過敏,并且已經出現了危險的喉頭水腫。薛晨紅立即對癥用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引起窒息。
“一般這種過敏癥狀無法自行緩解,需要盡快就醫,尤其是出現呼吸困難時,嚴重者可能會引起窒息。”薛晨紅說,曾有患者出現低血壓、呼吸困難等過敏性休克的癥狀,來醫院后直接轉往重癥監護室搶救。
還有一位患者,因為敷野菜,惹出了麻煩。
這是位雙膝潰爛的老人,在聽說某種野菜搗碎敷在膝蓋上能治膝關節疼痛后,就如法炮制。結果,沒敷上多久,雙膝皮膚開始瘙癢、疼痛。沒過幾天,癥狀加重,雙膝皮膚出現明顯的紅斑,并開始流膿、潰爛。
“老人來的時候,雙膝皮膚大面積潰爛、感染,這是外敷野菜導致的過敏。” 皮膚科主治醫師龔海波說,經過精心治療,老人的皮損才逐漸恢復。
因野菜導致的過敏并非個案。每年春天,皮膚科都會接診不少這樣的患者。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禹卉千說,近期接診的患者中,還有不少人因為吃野菜導致植物日光性皮炎。
這類患者通常在吃完光敏物質含量較高的野菜后,又長時間呆在戶外,經過紫外線照射,會出現皮膚紅腫、瘙癢、刺痛,嚴重時出現血皰、皮膚壞死等。“接診過最嚴重的患者雙手腫成了黑紫色的‘胖面包’。”禹卉千提醒——
1.目前是各類野菜大量上市的季節,不建議過敏體質的人群吃或者外敷野菜。
2.對于光敏性物質含量高的野菜,如薺菜、馬齒莧、莧菜等建議控制食用量,食用后避免日曬。
3.首次嘗試構棒槌等野菜后,一旦出現上述相關癥狀,要馬上就醫,嚴重過敏可導致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窒息,甚至引發生命危險。
4.部分患者吃完野菜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容易誤認為是中毒,但其實這也是過敏的表現,需要盡快就醫,切勿自行觀察或服藥延誤病情。(梁雅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