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怒江畔的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霧里小組。經濟日報記者 曹 松攝
怒江奔涌,峽谷生金。近年來,地處滇西橫斷山脈縱谷地帶的云南省怒江州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通過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用好政策,聚焦草果、咖啡等種植深加工產業,以及世界級高山峽谷文旅融合發展,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探索出“生態優先、產業富州”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香飄峽谷
近日,記者剛一走進位于怒江州福貢縣的怒江福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香氣便撲面而來。該公司利用小小的草果研發生產了草果精油、草果氣泡水、草果香水、草果醋等多種產品。
怒江福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綜合部楊四節介紹,公司于2023年入駐福貢縣拉甲木底滬滇協作產業園,2024年建成3條核心生產線,開發出調味、飲品、日化等17種產品。今年,公司深化產業鏈布局,推動草果精油的醫用研發、大宗交易平臺建設及寵物飼料循環利用項目。
“為保障原料供應和農戶收益,公司采用訂單農業發展方式,與1000余戶種植戶簽訂協議,計劃未來3年擴展到2000戶。”楊四節說。
草果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適生于海拔1100米至1800米的疏林下,果實不僅可以做調味香料,還可以做中草藥。怒江州98%以上地形是高山峽谷,坡地多,環境適宜草果生長。過去,怒江州交通不便,工業基礎薄弱,農戶多以鮮果銷售為主,收益有限。在脫貧攻堅和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怒江州將以草果為主的綠色香料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大力培育。近年來,怒江州持續在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大與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力度,推進草果潛在價值研發,推出受消費者歡迎的草果產品,提升產業化水平。目前,全州共引進7家草果重點企業,研發92款產品,上市銷售27款。去年,全州草果種植面積111.4萬畝,鮮果產量7.2萬噸,成為我國最大的草果種植區;全產業鏈綜合產值22.99億元,帶動16.53萬群眾人均增收3438元。
不僅是草果,為讓當地咖啡、花椒、蜂蜜等更多生態產品走出深山,在中交集團幫扶支持下,怒江州在瀘水市打造綠色香料產業園,推動香料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位于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區的云南全都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閩龍實業在怒江投資設立的企業,于2022年9月投產。眼下,工人們在咖啡、糧油、裹衣堅果等多條精深加工生產線上忙碌不停。
“公司通過‘上海企業+云南資源’‘上海研發+云南制造’‘上海市場+云南產品’,提升本地農產品資源價值,目前生產咖啡、堅果、玫瑰飲品等數十種特色產品。”全都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秀華介紹。
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先后引進11家企業入駐,加快草果、咖啡等特色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構建“香料+”產業體系,已研發農特產品206種,去年園區綜合產值達2.6億元,帶動500余人就業。
“未來,我們將依托園區研發加工能力,以怒江的綠色為底色,圍繞香料資源,帶動周邊搬遷群眾增收,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發展路子。”瀘水市副市長胡筱婕說。
文旅融合
雨潤山青、碧水奔騰。站在瀘水市六庫街道陽坡村海拔1800米的觀景臺,遠處怒江州府和滔滔江水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陽坡村,意為第一縷陽光照耀的地方。這個曾經藏在高黎貢山上的傈僳族村寨,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生態資源、人文資源和旅居資源,實現了從傳統村落到旅游“新地標”的華麗蛻變。
“沒想到大山中的小村如此漂亮,可以看日出、看雪山、體驗民俗文化,吃住游玩都很方便。”游客彭麗專程來打卡。
夜幕降臨,在福貢縣怒族匹河鄉的老姆登村,一陣陣輕快的歌聲從山間傳來。在小慧傳習館,火塘燒得正旺,怒族音樂人江曉春和傈僳族妻子張曉慧為遠道而來的游客表演民族歌舞。一首《老姆登之夜》讓客人沉浸在怒族人的幸福與浪漫中。
“怒族音樂唱的就是生活、勞作、愛情。希望通過我們的傳承表演,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歡怒族文化。”江曉春說。
老姆登村坐落在怒江東岸碧羅雪山山腰,不僅有峽谷風光,還是怒族非遺的富集區,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怒族傳統舞蹈“達比亞”、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怒族民歌“哦得得”等。近年來,老姆登村不斷挖掘傳承民族文化,探索出了一條“以文促旅、以旅興文”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全村開辦30多家客棧,一半人從事旅游工作。
貢山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地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區,擁有傳統怒族特色民居,是“丙察察”進藏旅游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許多自駕游客前往。中交集團派駐秋那桶村第一書記高苗介紹,村里立足豐富的旅游資源,整合各類幫扶資金,成立秋那桶迪次融酒店管理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餐具洗滌廠、秋那桶文藝隊,在提升完善丙中洛旅游業態的同時,進一步增加就業崗位,提高村民收入。
農文旅融合發展,吸引更多人走進怒江,愛上峽谷。2024年,怒江州建成并運營20個農文旅融合示范村。
低空加速
近年來,怒江州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依托豐富的低空資源和獨特的地理環境,積極探索無人機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去年冬天正值草果采摘高峰期,福貢縣首次采用載重無人機進行了為期10天的草果運輸,為當地1500多農戶方便快捷地解決了深山農產品運輸問題,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還節省了時間和人力。
近日,怒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在瀘水市稱桿鄉成功完成無人機配送郵件試飛,僅用5分鐘便將郵件送達目標村莊,相較郵遞員騎摩托車配送節省了2小時。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郵件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也為偏遠山區的物流配送提供了新思路。
怒江州高山峽谷占比超98%,且村莊分散、交通不便,傳統配送模式存在配送時限長等問題。怒江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州郵政管理局局長段世明表示,無人機配送大幅提升時效,未來將引導企業拓展無人機在郵政快遞業的應用場景,更好滿足邊疆百姓需求。
為進一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怒江州還注重人才培養和產業布局。日前,怒江州人社部門開展無人機駕駛員技能培訓,首期培訓班吸引了60名來自農業、林業等行業的人員參訓。今年2月份,怒江州還成立了怒江大峽谷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聚焦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領域,打造具有怒江特色的低空經濟發展品牌。
怒江州發改委副主任董文林表示,將充分發揮低空資源優勢,統籌低空經濟發展和低空安全,加快推進低空旅游、低空物流、低空應急救援、低空強邊固防等場景應用,努力爭當全省乃至全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地區。(經濟日報記者 曹 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