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4月15日訊 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韓國宣布向芯片產業提供33萬億韓元的支持計劃;華強北市場多款熱門芯片“封庫存”;工信部人工智能標委會公開征集行業標準立項建議。
《科創板日報》主播小K為您播報。
市場動態
美國商務部啟動對芯片與藥品進口調查
美國商務部在兩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開始調查“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以及“藥品和藥品成分,包括成品藥”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商務部針對半導體的調查范圍廣泛,將評估傳統芯片和尖端芯片的進口情況。根據政府公告,此次調查將涵蓋所有半導體的進口,以及用于制造這些半導體的設備,還包括含有這些部件的電子產品。另一項針對藥品的調查將涵蓋所有藥品進口,包括成品仿制藥和原研藥,以及用于生產這些藥品的成分。調查人員還將審查關鍵藥用成分的進口情況。
英偉達:正力爭完全在美國生產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英偉達公告稱,正與其制造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并建造工廠,這將是其首次在美國本土全流程生產英偉達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英偉達稱,未來四年,通過與臺積電、富士康、緯創、安靠、矽品精密的合作,英偉達計劃在美國構建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體系。英偉達稱,Blackwell芯片已在臺積電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芯片工廠投入生產。英偉達正在得克薩斯州與富士康和緯創合作建設超級計算機制造工廠,分別位于休斯頓和達拉斯,預計這兩家工廠的量產將在未來12-15個月內實現。此外,英偉達正在與安靠和矽品精密合作,在亞利桑那州開展封裝和測試業務。
韓國政府宣布,向芯片產業提供33萬億韓元的支持計劃;將建立20萬億韓元的半導體金融援助項目(去年為17萬億韓元)。
華強北市場多款熱門芯片“封庫存” 分銷商稱有客戶轉向國產
財聯社記者于4月14日走訪深圳華強北市場了解到,目前多家檔口針對CPU、顯卡等熱門芯片的報價已經暫停,且多家檔口關門歇業。“現在都在觀望,封庫存了,大家擔心價格會暴漲暴跌。”談及美國關稅調整后的影響,一名檔口老板告訴財聯社記者。此外,記者從多家國產芯片廠商處獲悉,關稅變化后客戶咨詢變多。“涉及到美國原產地的產品,已經有下游客戶開始跟我們溝通(國產)替代的可行性了。”一名上市分銷企業高管告訴記者。
工信部人工智能標委會公開征集人工智能相關行業標準立項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基于廣泛調研,形成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25年標準制定指南》,并計劃組織制定一批人工智能關鍵亟需標準。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人工智能相關標準立項建議。本次征集的人工智能標準立項建議,旨在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標準體系,滿足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與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人工智能標準化的新需求,將圍繞指南提出的五個方向,重點考慮2025年擬制定標準進行推進,請意向單位參考指南相關內容研提標準立項申請。本次公開征集人工智能標準立項建議的截止日期為2025年4月30日。
公司面面觀
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139.63億元 同比增長32.85%
寧德時代(300750.SZ)公告稱,寧德時代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847.05億元,同比增長6.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63億元,同比增長32.85%。小財注:2024年Q4凈利147.44億元,據此計算,Q1凈利環比下降5.30%。
工業富聯:擬5億元-10億元回購股份并注銷
工業富聯(601138.SH)公告稱,公司擬以不低于5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的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用于注銷以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回購價格不超過20元/股。
震有科技:簽訂15億美元總包工程框架協議
震有科技(688418.SH)公告稱,公司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光纖公司簽訂了關于“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家骨干光纖寬帶網絡項目”總包工程的框架協議,總包預算金額為15億美元(不含稅)。項目由“框架協議+訂單”構成,訂單為本協議的組成部分;每個訂單獨立驗收,獨立結算。
國力股份: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64%到212%
國力股份(688103.SH)公告稱,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100萬元到1300萬元,同比增長164.38%到212.45%。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度,下游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公司產品訂單量顯著提升;公司核心產品控制盒、繼電器等主要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速較快,盈利能力增強。注:2024年Q4凈利623.2萬元,據此計算,預計Q1凈利環比增長76.51%-108.6%。
嘉必優: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預增78.92%~97.43%
嘉必優(688089.SH)公告稱,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350萬元~4,800萬元,同比增長78.92%~97.43%。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增加主要系核心產品ARA和藻油DHA銷量增加所致;利潤增加主要系營業收入增加,同時公司生產效率提升,疊加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優化,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珠海冠宇:擬以1億至2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珠海冠宇(688772.SH)公告稱,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10,000萬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20,000萬元(含),回購的股份將在未來適宜時機用于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或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如未能在股份回購完成之后36個月內實施上述用途,回購股份將予以注銷。
中國電研: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國機資本擬8000萬元—1.6億元增持股份
中國電研4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國機集團的一致行動人國機資本的通知,國機資本擬通過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股份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增持總金額不低于0.8億元,不超過1.6億元,資金來源為其自有資金及銀行專項貸款。
科技前沿
科學家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攝催化反應過程
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借助一種名為SMART-EM(單分子原子分辨率時間分辨電子顯微鏡)的技術,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攝了催化反應過程。這項研究有助了解催化劑是如何工作的,從而設計出更有效且可持續的化學反應過程。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出版的《化學》雜志。
能隨意塑形的流體電池問世
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創新的流體形態電極,研發出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狀的電池。這種柔軟舒適的電池能隨意改變形狀,未來可用于給諸多領域各種各樣的設備供電。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