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北部的Glasnevin、Cabra和Finglas之間,正計劃誕生一座全新的城鎮,它有個古愛爾蘭語名字——Baile Bogáin(Ballyboggan)。
但別被這陌生的名字嚇到,它的誕生地可是熟得不能再熟:現在的都柏林工業園。
沒錯,這片原本灰撲撲的工業區域,很快可能迎來“華麗變身”——從工廠車間到住宅街區,從水泥地到綠蔭道,一座“會呼吸”的低碳社區正悄然鋪展。
這回不是紙上談兵了,而是都柏林市議會剛剛公布的實打實的發展藍圖。
在這座新城鎮的規劃中,75%的土地將用來建住宅,剩下的25%則留給企業和社區設施。
這不是大拆大建式的“拔地摩天”,而是三到四層為主的適度開發,高樓僅限個別地段,有些甚至只有兩層,甚至也考慮到了五到八層的小高層配置——可以說,既考慮密度,又照顧到“人情味”(畢竟建太高,當地居民肯定不樂意)。
交通方面,這塊地可是“含軌量”極高,靠著Broombridge的鐵路和Luas綠線,未來通勤可以說是一步輕軌一路暢行。
生活配套方面也不含糊:皇家運河邊將建設一條線性公園,既是綠化帶,也是步道、騎行通道;另外還有兩座帶游樂區的社區公園。
小朋友的教育問題也安排上了,Slaney路邊專門劃出地塊建小學,甚至可能不止一所。
不過,這個新城鎮真正的亮點,是它從一開始就打算不給地球添堵。規劃里寫得明明白白:這是一個低碳、抗氣候變化的可持續社區。
怎么做到?通過綠屋頂、綠墻體減少夏季過熱,用更節水、節能的方式利用資源,再配合減少地表徑流的設計,減輕城市污染負擔。
面對暴雨、極端高溫等越來越頻繁的天氣異常,新城鎮還將加強對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的韌性保障,避免“城市一泡雨就癱”。
不僅如此,生態這塊也沒忘。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綠網系統,將是建設重點之一。一句話,新城鎮不僅要好住,還要“長得漂亮、活得健康”。
市議會表示,這份名為《Baile Bogáin總體規劃》的藍圖,走的是“城市設計引導 + 數據驅動”的雙軌路線。
在國家和地區提倡“緊湊而綠色”的發展政策背景下,這塊原本“沉睡”的工業土地,將借助公共交通的巨額投資,被重新喚醒。
目前這份規劃已開啟公眾咨詢階段,市民可以在5月12日前提交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畢竟,這片地未來或許就是你下班后遛狗、孩子上學、周末騎行的地方,說不定你的一個建議,就能影響一整座城的樣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