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非常簡單的事情,被領導一句話給搞復雜了,關鍵是鬧大后他們又都變成縮頭烏龜,誰都不敢站出來承擔責任,這就是三河市統一顏色的全過程。
對于此事,人民日報連發三篇評論,新華社怒批權力不可任性,估計有人該睡不著覺了。
中國廣告協會回應三河市“禁色令”,認為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只是其表,本質是反科學、反常識、反市場的瞎作為亂作為,表面看起來是權力任性,實際是能力不足的蠢和笨。
去年10月份,當地市監局一位負責人接受采訪的視頻暴露了事情背后的基本邏輯,他說:
“咱們三河的城市形象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按書記的要求,東山、中水、西城,咱們打造的是學院風和國際化,不允許有紅底的,紅代表火,人到里面就比較亢奮,把廣告牌給弄紅了,大伙上這里就有一種煩躁的感覺,去那種燥熱的年代了,所以去紅去藍,藍太俗,咱們都市化程度是比較高的,咱不能把市場變成農村大集?!?/p>
看這架勢,三河的大小領導們都變成半仙了。
這里面有六個字非常關鍵,即“按書記的要求”……
一座城市里,書記要求變成了高高在上的圣旨,想怎么著就怎么著,他說對就是對的,他說重要就是重要的,不允許有異議,不承認個人的認知局限,所有人都圍著他的喜好作文章,這種狀態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以極高成本犯低級錯誤。
集中力量辦大事作為一種優勢,不是無條件的,發揮這種優勢的前提是所辦大事必須符合實際,若脫離實際就會出現災難性后果,越用力錯的越離譜,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一個健康的肌體不能總靠吃藥維系,需要有及時止損、自我糾錯的免疫能力。
現在上級紀委派人到三河展開調查,這固然有利于查清真相,糾正錯誤,追究責任,但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面對如此極其低級的反常識錯誤,三河的干部群眾或者權力機關能夠行使法定權責及時糾偏,而不是只能靠輿論發酵,事情鬧大后引起上級重視,這樣的制度成本太高了。
人無完人,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的,領導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崗位,他們并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仙,不可能這也懂那懂,這也指導那也指導。
如何防止把個人喜好代入公共決策,是抑制權力濫用的重要前提。
當權力出軌時,我們不能僅僅高談闊論地去譴責權力任性,更應該反思是誰放縱這種任性,有沒有辦法用極低代價去糾偏止損。
當絕對權力變成絕對正確,就會出現這么一種情況,大家都能看出來事情不對,只能背后悄悄議論,誰都沒有資格去踩剎車,只能眼睜睜看著滑向深淵,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做人應該謙虛,用權需要謙抑,不能僅靠道德自覺,需要建立以權力制衡權力的內生機制,這樣三河人民才能管好三河自己的事情。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較犀利的文我會發這個備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