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楊繼盈 通訊員 崔紅玲
進入4月,河南博愛縣田野如碧,23.6萬畝耕地生機盎然。在該縣金城鄉、孝敬鎮、磨頭鎮等地,一臺臺自走式噴灌機向碧野持續撒下甘霖,綠油油的冬小麥昂頭暢飲“拔節水”。該縣供電公司緊跟農戶春灌用電需求,開展“前置式+跟蹤式”供電服務,保障春灌全過程可靠用電。
“這個時期對小麥來說可是關鍵期,對水分要求較高,按專家的說法,土壤濕度要保持在65%左右,如果喝不上及時水,就會導致生長不良,影響收成。有你們這隨叫隨到的延伸服務,俺們種糧戶就不怕老天爺不下雨!”4月14日,東金城村村民辛世誠望著濕漉漉的麥田,如是感慨。當日拂曉,辛世誠使用的噴灌機線路出現接地故障,撥通春灌服務電話10分鐘后,金城供電所服務隊趕到現場,30分鐘后,噴灌機正常運轉。
該縣是全國有名的“噸糧縣”、“小麥畝產千斤縣”和“農業先進縣”。為確保農戶春灌用電,該公司一方面開展“前置式”服務,在春灌前新建改造變壓器80臺、10千伏及以下線路10.72千米,并完成5畝高標準農田高壓設備配套建設,在此基礎上,組織力量對轄區涉及春灌的45條線路、1200多個機井臺區、5000多眼機井進行“拉網式”隱患,并通過“一患一策一責任人”的方式,實施閉環整改,對排查出的23個安全隱患提前整治。另一方面,開展“跟蹤式”服務,依托大數據分析預測春灌用電負荷高峰,利用配網自動化系統對農排臺區、線路負荷情況進行24小時監控,及時處理臺區供電異常問題;成立15支春灌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對春灌供電線路、變壓器等設備進行包片巡查,及時處理新生供用電隱患,現場響應農戶新增用電訴求,為其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并指導農戶正確使用灌溉用電設備,開展安全用電技術指導;在8個供電窗口開辟春灌辦電“綠色通道”,并設立鄉村春灌用電“聯絡員”,依托“網上國網”、微信公眾號線上渠道,精簡辦電流程,壓縮辦電時間,為農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指尖辦”服務。
編審:孟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