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京報網報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爆料,美國國防部高官正考慮從東歐撤回多達1萬名美軍。與此同時,俄羅斯副外長魯堅科表示,若美伊沖突爆發,俄羅斯沒有義務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這兩件事看似孤立,實則暗藏著大國之間復雜的利益博弈,尤其是美國給出的“回報”,似乎讓俄羅斯做出了艱難的抉擇。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伊關系愈發緊張。特朗普對伊朗下達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在規定期限內簽署新版伊核協議,否則將面臨軍事打擊。美國不僅在外交上孤立伊朗,還通過軍事手段和經濟制裁不斷施壓。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伊朗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俄羅斯和伊朗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保持著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在敘利亞內戰期間,兩國聯合支持阿薩德政權,雙方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伊朗也成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重要的戰略支點。然而,在美伊沖突一觸即發的當下,俄羅斯的態度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俄羅斯副外長魯堅科明確表態,俄羅斯沒有義務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并且俄羅斯會盡力阻止美伊戰爭的爆發,但不會直接卷入其中。這一表態無疑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從俄羅斯自身的角度來看,其在烏克蘭問題上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消耗了大量的資源。無論是軍事資源還是經濟資源,都讓俄羅斯政府在國內外多重壓力下不堪重負。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若再卷入美伊沖突,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美國方面的一系列動作,也讓俄羅斯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據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高官考慮從東歐撤回多達1萬名美軍。要知道,2022年拜登政府為了應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向東歐盟友增派了2萬美軍部隊。如今,美國計劃撤回一半的兵力,這一決策在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的撤軍計劃,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對俄羅斯的一種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從東歐撤軍,將大大削弱歐洲在防御上的能力,特別是北約東翼的防御系統。這對于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個減輕西部戰略壓力的好機會。俄羅斯一直面臨著來自北約東擴的威脅,美國在東歐的軍事存在,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了直接的挑戰。如今美國撤軍,俄羅斯在西部邊境的壓力將得到緩解,能夠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其他重要事務中。
除了撤軍之外,美國還在其他方面向俄羅斯示好。美國同意與俄羅斯就返還外交設施一事展開討論,并表示將考慮返還俄羅斯在美國被沒收的外交設施。這一舉動被廣泛解讀為美俄關系的“解凍”信號。此外,美國務院宣布,美俄已就穩定雙邊外交銀行業務達成諒解。這些措施對于長期受到美國制裁的俄羅斯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外交設施的返還,將有助于俄羅斯恢復在美外交活動的正常開展;而雙邊外交銀行業務的穩定,也為俄羅斯的經濟活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面對美國給出的這些“豐厚回報”,俄羅斯在美伊沖突中的立場也逐漸變得清晰。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一直秉持著現實主義的外交策略,以維護國家利益為首要目標。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俄羅斯從美國那里獲得的這些利益,遠比在中東地區卷入一場可能的沖突更為重要。俄羅斯放棄對伊朗的軍事支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兩國之間的關系,但從俄羅斯的整體戰略利益出發,這或許是一個無奈但又現實的選擇。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俄羅斯這一決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對于伊朗而言,失去了俄羅斯這個重要盟友的軍事支持,其在對抗美國的壓力上無疑將更加艱難。伊朗一直以來都將俄羅斯視為在中東地區的重要依靠,如今俄羅斯的態度轉變,讓伊朗在國際舞臺上的處境變得更加孤立。伊朗可能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外交策略,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和幫助。
在中東地區,俄羅斯的這一決策也可能導致地區局勢的進一步不穩定。伊朗與美國的對峙,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問題,還涉及到整個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一旦美伊沖突爆發,中東地區可能陷入更大的混亂。而俄羅斯的“置身事外”,可能會讓一些中東國家對俄羅斯的信任度下降,影響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