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已經有了3艘航母,雖然這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三艘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但相較于新中國剛剛成立時,這無疑已經是一大進步。
而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最為艱難的過程,當然是我們改造瓦良格號,將其改造為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那段時間。當遼寧艦亮相時,全國沸騰,因為這意味著我國沒有航母的歷史已經結束,真正進入了“大型航母時代”。
但回頭來看,也有人對我們購買瓦良格號一事提出異議,有人認為,瓦良格號拖回中國時,只有一個“空殼”,而我們卻花了2000萬美元買下這個空殼,這是不是一筆虧本生意?對此,有烏克蘭專家表示,光是航母的4個發動機就已經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中國這筆生意并不虧,真的是這樣嗎?
· 瓦良格號的艱難回國路
我國一直有一個航母夢,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將軍才真正提交了人民海軍第一份關于建造航母的論證報告,中國的航母夢想也才終于進入了決策視野。
當時的中國人,恐怕都有一個疑問:美國的航母常常在我們家門口轉悠,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擁有自己的航母呢?
夢想是要有的,自己從無到有地建造一艘航母的困難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在蘇聯解體后,我們的目光也轉向了黑海造船廠里那艘還沒有完工的航母——瓦良格號。
當時,瓦良格號已經建造了68%,但蘇聯的轟然倒塌,讓瓦良格號再也無法完工了。無奈之下,烏克蘭決定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瓦良格號。
中國對這艘航母很有興趣,實際上也是當時最有可能與烏克蘭達成交易的買家,但這筆交易卻受到了美國的阻撓。美國以“威脅世界和平”為由阻止烏克蘭向中國出售航母,并一度成功,最終,在幾經周折之下,烏克蘭才在拆除了航母上的大部分系統之后,將一艘空殼賣給了創律集團——后者聲稱要將其改造為大型海上娛樂場所。
1999年,瓦良格號在拖船的拖拽下啟程回國,只是這段旅程也是一波三折:在經過博斯暜魯斯海峽的時候,土耳其方面百般阻攔,就是不讓瓦良格號通過。最終,在國家出面交涉、希臘出面擔保的情況下,瓦良格號終于在2001年9月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2002年2月,瓦良格號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我國南海,3月3日,瓦良格號抵達大連。
2005年,瓦良格號進入大連造船廠開始改造,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號正式被命名為“遼寧艦”,舷號“16”,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我國海軍終于進入了大型航母時代。
現如今,我國已經有了3艘航母,有了電磁彈射系統,國人正在期待我們的下一艘航母是核動力航母。隨著我們的航母越來越先進,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也有人提出,當初我們花2000萬美元買了一艘“空殼”回來,到底劃算嗎?
· 2000萬美元買了空殼,劃算嗎
關于購買瓦良格號的經過,其實中間很多細節都是有爭議的,鬧到最后,甚至有人開始質疑,2000萬美元買了一艘航母空殼,還要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進行改造,這件事情我們是不是虧了?
有分析人士表示,從經濟角度來看,就算是賣廢鐵,瓦良格號也至少能夠價值數百萬美元。因為蘇聯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就是被烏克蘭當廢鐵賣掉的——以150美元/噸的價格,賣了1200萬美元。
而我們雖然只買到了一個船殼,但是總比什么都沒有,從頭開始造航母來得好,至少我們可以從瓦良格號上的建造、拆除痕跡來推測航母的建造過程,所以,對我們來說,這筆買賣恐怕是不虧的。
況且,在《瓦良格迷局》一書中還指出,在瓦良格號停靠大連港之后不久,一份權威價值評估報告就將瓦良格的價值評估為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遠高于黑海期間歐洲權威公司給出的3億美元的股價。
可見,其實我們2000萬美元買來瓦良格號,當然是沒有虧的。
當然,關于我們買來瓦良格號到底有沒有虧,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烏克蘭專家表示,瓦良格號上裝有4個發動機,這4個發動機的價值就超過了2000萬。
這個說法最早來自于《南華早報》對徐增平的采訪。徐增平曾經是原廣州軍區籃球隊隊長,1988年移居香港,曾因為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投資2.1億港元買下深水灣37號山頂豪宅而名噪一時。
眾所周知,徐增平是最早提議要買瓦良格號航母的人,據他自己對《南華早報》說,他在1996年就開始進行相關工作,并在1998年1月底飛往烏克蘭談判,最終烏克蘭方面答應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連船帶40噸圖紙一起賣給他。
在這次采訪中,徐增平表示,自己曾被黑海造船廠總工程師帶去航母的輪機艙參觀,當時他發現,航母的4個發動機都是嶄新的,而且被仔細地密封著。徐增平表示,這些航母發動機的原價達到了2000萬美元/個。也就是說,徐增平表示,光是這4個發動機的價值就已經超過了8000萬美元。
如果此事當真,那么我們這筆生意肯定是沒有虧的。畢竟一些資料顯示,瓦良格號搭載的是37MW烏制TV-12渦輪機,可以達到20萬匹馬力,綜合推進功率能夠達到149兆瓦。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采用的IFEP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的綜合推進功率只有108兆瓦,還不如瓦良格號。
但問題在于,這4個發動機真的存在嗎?畢竟徐增平自己也承認過,買到的不過是一艘空殼,美國還曾要求烏克蘭拆除瓦良格號上的“一切系統”,這4個發動機有可能成為“漏網之魚”嗎?
· 4個發動機真的存在嗎?
或許,這4個發動機真的存在過,但我們買到瓦良格號的時候,它們肯定沒有被安裝在瓦良格號上。
一個很簡單的推論是,如果瓦良格號上真的安裝有4個發動機,那為什么我們還要額外花費成本,將瓦良格號拖回來?土耳其又怎么會以瓦良格號沒有動力系統為由,拒絕其通過海峽?
當然,也有人表示,瓦良格號上的發動機是存在的,但烏克蘭方面破壞了軸承,導致發動機無法使用,那么,這4臺發動機真的存在嗎?
《環球時報》曾報道稱,一名經歷了瓦良格號轉變為遼寧艦整段時期的知情人士曾表示,發動機“完好無損”的說法根本“毫無根據”。因為在我們接收瓦良格號時,其動力系統只有鍋爐和軸系存在,其他的包括控制系統、管路在內的系統全部都被破壞了。這就像是沒有安裝系統和軟件的電腦一樣,只是“一堆廢鐵”。
而且,在《瓦良格迷局》一書中也提到,瓦良格號就是一個“空殼子”,連起碼自航系統都沒有,更談不上電子系統、武器裝備等,從頭開始修復這艘航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國在公布相關信息時也提到,我們是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這足以說明,其實當時的瓦良格號就是一艘空殼,根本沒有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的發動機。
一些資料顯示,我國專家是在無圖紙、無計算書、無資料的情況下,利用航母的現有條件,由實物開始反推,突破了增壓鍋爐的技術難關,最終在航母上安裝了國產TB12正汽輪機,讓遼寧艦的最高動力可以達到20萬馬力。
也就是說,遼寧艦的動力系統,其實是我們自己制造的,或許黑海造船廠曾經給航母安裝了發動機,但并沒有將之賣給我們,這2000萬美元真的只是買了個“空殼”。
但就算沒有這4臺發動機,也不能說我們買下瓦良格號是“虧本”了的。畢竟,有船體總比沒有好,瓦良格號確實給我們建造我國的第一艘航母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也可以說是加快了我國擁有自己的航母的進度。
在改造瓦良格號的過程中,我們也突破、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關,掌握了航母建造的技術,對我們來說,這一切都不是2000萬美元可以衡量的。
航空母艦,是現代大國海軍的標志,是所有海軍夢寐以求的核心,我們需要航母,瓦良格號也需要一個能夠將它徹底建造完成的大國,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可能是一種“雙向奔赴”。
以瓦良格號為起點,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山東艦、福建艦兩艘國產航母,未來,我們還將擁有更多的航母、擁有核動力航母,最終,人民海軍必將走向深藍,更好地維護國家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