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近期消息,特朗普宣布暫緩部分“對等關稅”。然而,48小時后,其又拋出一系列談判條件,中美貿易博弈再度升級,引發全球關注。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提出的談判條件,盡顯霸權思維。在貿易逆差問題上,美方要求中國在極短時間內削減數千億美元逆差,全然不顧貿易逆差形成的復雜歷史、經濟結構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從經濟結構看,美國長期過度依賴消費,儲蓄率偏低,國內產業空心化,尤其在中低端制造業領域,無法滿足國內龐大消費需求,而中國制造業完備、產品物美價廉,自然成為美國重要進口來源。從政策層面,美國對高科技產品出口設置諸多限制,抑制了中國對美高端產品進口潛力,進一步擴大貿易逆差,如今卻要求中國單方面大幅削減逆差,毫無合理性。
在市場準入方面,特朗普要求中國全方位開放金融、農業等關鍵領域,且取消對本土企業的政策支持。在金融領域,美國金融機構實力雄厚,若中國倉促開放,可能導致國內金融市場動蕩,沖擊本土金融機構穩定性與競爭力。農業方面,美國農產品憑借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成本優勢明顯,一旦大量涌入中國,可能對中國數百萬小農戶生計造成威脅。同時,中國對本土企業的政策支持旨在推動產業升級、保障就業,美方此舉意在徹底打破中國產業發展節奏,為美國企業壟斷中國市場鋪路。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提出的不合理條件,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迅速發聲,態度堅決。外交部發言人強調,美方此類談判條件錯上加錯,是典型的極限施壓與霸凌行徑,嚴重違背國際貿易基本準則,中方絕不可能接受。商務部發言人明確指出,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公正、互利的談判解決貿易分歧,但絕不容忍美方單方面不合理要求;若美方繼續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中方并非只是口頭強硬,一系列反制措施已精準出擊。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中方起訴美方最新加征關稅措施,有力維護多邊貿易規則權威。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84%關稅,沉重打擊美國相關產業出口,如美國農產品在中國市場份額急劇下滑,眾多農場主面臨嚴重經營困境;汽車、飛機等高端制造業產品出口也受阻,相關企業利潤大幅縮水。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從產業鏈關鍵環節對美形成制約,使其意識到肆意發動貿易戰的嚴重后果。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經濟自身強大韌性與潛力,是應對貿易戰的堅實底氣。中國擁有超大規模消費市場,14億多人口蘊含巨大消費潛力,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為國內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也使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有強大吸引力與話語權。制造業體系完備,涵蓋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關鍵地位,美國諸多企業對中國供應鏈依賴度高,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替代。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技術領域成果豐碩,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降低對傳統貿易領域依賴,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
展望未來,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立場堅定。既不畏懼美國極限施壓,堅決回擊不合理要求;也始終秉持開放合作態度,愿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礎上與美國重啟談判,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但前提是美國摒棄霸權思維,拿出真正誠意,回歸公平公正的貿易談判軌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