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烏戰場再次上演矛與盾的對決。據俄羅斯軍方公布的信息顯示,近日烏克蘭空軍的一架F-16戰機被俄軍S-400防空導彈系統擊落,飛行員帕維爾·伊萬諾夫陣亡,該信息也被烏克蘭軍方證實,這也是烏空軍接收西方援助戰機后,主動承認的被俄軍擊落的第二架F-16戰斗機。俄烏戰爭打了三年,俄軍的防空系統飽受詬病,此前,俄軍在遭遇烏軍無人機、導彈襲擊時,S-400的表現總是差強人意,這也直接影響了這款王牌裝備的國際口碑。而這一次,俄軍防空部隊終于揚眉吐氣。與此同時,面對如此重大挫折,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罕見地主動承認,這也折射出當下的俄烏戰場局勢已經非常明朗,失去美國支持后,烏克蘭真的打不下去了。
按照俄羅斯軍方的說法,4月12日中午,俄軍發現烏克蘭空軍一架F-16AM戰機飛越蘇梅州進入俄烏邊境地區,其目標直指俄軍陣地。俄防空部隊果斷做出反應,由S-400防空系統連發三枚導彈,在躲過兩發導彈后,第三發導彈精準命中目標,F16被擊落飛行員陣亡。
連發三枚防空導彈打擊F-16,俄防空部隊秉持的就是“概率殺傷”理論。簡單來說,首枚48N6E3導彈負責迫使目標進行高機動消耗能量,第二枚9M96E2導彈通過破片殺傷破壞機體結構,第三枚40N6E則是最后的殺招。一環接一環,即便F-16裝備AN/ALQ-211電子對抗系統,已然難逃被擊落的命運。
不得不說,被烏克蘭空軍視為“抗俄神器”的F-16的確名不副實,在現代防空體系下面臨極大的生存困境。要知道,美西方國家交給烏克蘭空軍的F-16并不是最新款,甚至算不上改進型號,而是早就被封存等待退役的古董貨。雖然頂著四代機的名頭,但這些戰機普遍產于20世紀70年代,盡管在交付前也經過了數字化改造,但性能提升極為有限。
就以雷達系統來說,早期老款F-16AM戰機雷達反射面積為5平方米,在S-400的91N6E相控陣雷達面前如同夜空中的火炬,根本沒有安全性。反觀俄軍的S-400防空系統,從發現目標到完成打擊僅耗時15分鐘,這再次凸顯出這款王牌裝備“發現即摧毀”的作戰效率。而在整個戰斗過程中,F-16起飛20分鐘后,其航跡已被俄電子偵察部隊完整掌握,而提前發現俄軍陣地的烏軍F-16居然要30分鐘才能完成攻擊準備,這讓俄軍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反殺。
遭遇了此次慘敗,對于烏克蘭空軍乃至全軍的士氣打擊極為嚴重,按理說烏克蘭方面應該低調處理,甚至刻意淡化,不予回應。然而,烏克蘭當局一反常態的主動認領姿態,澤連斯基在聲明中特意強調飛行員年齡與陣亡細節,還通過具象化的敘事激發民眾共情,這讓相關新聞迅速發酵,登上全球熱搜,引發國際熱議。澤連斯基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把俄烏戰場上的軍事失利轉化為輿論戰素材,通過“悲情公關”凸顯出西方援助遲滯的這個真相,進而希望美西方國家給予更多的支持。
不得不說,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力度就大不如從前。數據顯示,北約對烏軍援交付率已從2024年的78%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3%。如今烏克蘭軍隊在兩條戰線苦苦支撐,地面戰場已經掀不起波瀾,只能通過空中挽回局面。然而,隨著俄軍防空體系越來越完善,戰場態勢也發生微妙轉變。
因為要急于發動進攻,烏空軍被迫將F-16的作戰半徑收縮至距前線150公里范圍,這讓俄軍有了更多直面F-16的機會,完全可以通過技術代差實現全方位碾壓。值得一提的是,俄國防部正在加速部署S-500系統,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莫斯科周邊防空網的升級換代。還是那句話,留給烏克蘭的時間不多了,烏軍能夠反制俄軍的手段越來越少,烏克蘭距離最終戰敗也越來越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