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在原地回憶驚天動地,不如出發再次經歷。”
這句在互聯網上流傳了很多年的“名言”,放在當下的合資車企中再適用不過了。
二十多年前,合資車企也是闊過的。時至今日,可能很多人還對當年合資品牌排隊購車的場景記憶猶新,大眾、豐田、本田們的火熱程度相較于今天的“小米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對于合資車企而言,這些已成為過去式的情景大可不必再追憶。向前看,因為前方還有更好的風景。正如一汽大眾在推出全系燃油SUV整車“雙終身”質保政策后,它已經再次出發,準備迎接下一場“驚天動地”。
不會過期的老牌強者
電影《重慶森林》中有這樣一句話:“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日期,秋刀魚要過期,肉醬也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在汽車行業中,“過期”與“過氣”是永恒的話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品牌在上一個月還受到千萬人追捧,但在下一個月就成為眾矢之的。流量時代可以造神,也能讓神從神壇墜入凡間。
一汽大眾不希望自己成為“掌控汽車的神”,它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消費者買到“不過期”的車,讓自己在行業的洪流中“不過氣”。
為此,一汽大眾也在新的競爭格局中進行了戰術調整——推出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政策。這一新政策的主題,就是整車終身質保加原裝備件終身質保。
包括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在內的十大核心系統,都可終身質保且不受年限、里程的限制。在車型覆蓋方面,一汽大眾也是為攬境(參數丨圖片)、攬巡、探岳家族和探歌等燃油SUV提供了全面的覆蓋。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雙終身”質保政策的推出,勢必會帶來一個很大的體驗優勢,那便是整個用車周期以內的安心。大家不用再去擔心發動機、變速箱等車輛零部件的質量問題,可以一直“爽開”。
如果更進一步的話,我們同樣可以理解成一汽大眾的燃油SUV,從此也不再有“保質期”。在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它們仍然能以壯年之軀服務于用戶,讓大家看看真正的耐用品是什么樣子的。
從一次到終身,我看到了一汽大眾的體系自信
中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二十年以來,我們對整個行業的認知體系已經發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在“人找車”的時代,汽車幾乎就是一次性消費品,彼時大家的共識就是車企“管賣不管修”。但隨著行業市場化的深入,逐漸進入到“車找人”的時代。
這樣的轉變,讓消費者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很多車企甚至不惜一切成本來討好用戶,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品牌口碑。所以像一汽大眾一樣提供“核心零部件終身質保”乃至于“整車終身質保”的車企并不在少數。
但大家需要知道,口嗨誰都會,但想要真正落實終身質保,需要的是整個體系力的保障。
這樣來說吧,一汽大眾全系燃油SUV政策終身質保、原裝備件終身質保的背后,是嚴苛質量保準、強大制造體系乃至于高效全鏈路服務體系的協同,缺一不可。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整車終身質保最重要的一個支撐點就是可靠的產品品質。可靠產品品質背后,需要從開發環節到組裝環節乃至于檢測環節的全流程協作。
每款一汽大眾車型投產前的開發階段,都要經歷魔鬼測試。高溫高寒高原、泥漿鹽水高濕的環境折磨,遠超國標所要求的范疇。而且就連塑料件這些不起眼的零配件,一汽大眾也會進行到位的疲勞試驗。僅僅是內開手柄,就要經歷十萬次疲勞模擬;至于像底盤這樣的大型部件,一汽大眾更是要求在全程激烈駕駛的環境下經歷15年或30萬公里的折磨。
在開發環節中,每一款上市的一汽大眾新車,首先就要經歷“毀車”。而在制造環節中,空腔注蠟工藝、激光焊接工藝、可保存數據15年的螺栓自動擰緊工藝這些高標準的生產流程,也無不確保一汽大眾產品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當然,在新車交付到消費者手中之后,一汽大眾也不會懈怠下來。這樣來說吧,一汽大眾自成立以來,就在不斷建設自己的服務體系。時至今日,一汽大眾服務網絡已如“毛細血管”般遍布全國,890家授權經銷商從拉薩高原到繁華都市觸達每個角落。全球統一維修標準、德國大眾體系認證的專業人才,無疑也為“雙終身”質保政策提供了可靠的軟實力保障。
所以,并非是主流合資車企們不如新勢力那么會講故事。只是某些新勢力所講述的故事,對于消費者而言是縹緲的;而一汽大眾,會用每一款產品來講好自己的品質故事,讓每個人都能聽懂、都有感觸。
一汽大眾其實已經開卷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在買食品的時候喜歡看營養成分表、在買電腦的時候喜歡看顯卡和CPU跑分、在買車的時候也專注于智駕和動力的各種參數。
說實話,這種購物方式不僅會讓消費者很累,也會讓各種行業內的廠商進入到“唯參數論”的競爭模式之中。汽車是數萬零部件的疊加態,卷參數配置固然重要,但是卷各種零部件組合在一起所帶來的體驗更加重要。
一汽大眾戰術打法的改變,就是希望從燃油車的服務革新進行切入,讓汽車在數據之外的焦慮更小、安全感更足。
所以歸根結底,一汽大眾此次推出的“雙終身”質保政策,其實是對自家產品可靠性的拍案總結。一汽大眾對消費者的潛臺詞是“我家的燃油SUV可以閉眼買、放心用,即便是出了問題也有我來兜底。”
當然,這樣的安心感是難以用數據來衡量的。即便你可以算出在十五二十年的用車周期內,一汽大眾可以幫消費者節省多少用車成本,也難以量化消費者在這個用車周期以內所獲得的情緒價值。
在我看來,一汽大眾對汽車可靠性的尊重、對消費者的尊重,不僅僅體現出了大眾品牌的一貫嚴謹作風,更折射出了真正的長期主義姿態。
結語:
對于一汽大眾而言,龐大的用戶基數和銷量并不是特權,而是天賦。如果沒有對個體消費者的尊重,一家車企又何談贏得市場的尊重?所以在這個時代,一汽大眾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并不是引入“機皇”、打造高階智能在技術層面站穩了腳跟,而是可以把技術實實在在地轉化成優勢體驗,讓每一名消費者的感受都能為品牌背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