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全球化智庫(CCG)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聯合發布了新書《全球發展與中國合作:應對世界變化的創新思維、政策與倡議》。在新書發布會和圓桌研討會上,來自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國際紅十字會、獨立運動、國際人才聯合國會的專家、資深研究人員和本書撰稿人深入探討了當前的地緣政治變化和各種潮流,全球社區所面臨的問題,探索應對共同挑戰的解決方案、非政府實體可以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們與中國的合作情況。
《全球發展與中國合作:
應對世界變化的創新思維、政策與倡議》
Glob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New Ideas, Policies and Initiatives for a Changing World
主編: 王輝耀,苗綠
ISBN: 978-981-96-2452-2
2025年4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掃描二維碼
獲取圖書
《全球發展與中國合作:應對世界變化的創新思維、政策與倡議》一書由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博士和秘書長苗綠博士主編,匯集了來自眾多國際組織的26位代表的真知灼見和智慧,共收錄了21篇文章。本書圍繞全球治理、經貿、科技、文化交流四大領域的最新趨勢,為讀者提供這些領域的最新發展信息,并特別關注中國及其相關貢獻。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球治理的新理念”。這一部分探討了全球權力平衡的變化及其導致的當前全球治理模式的改變,提出我們需要新的全球治理理念來解決我們這個全球社會在多個層面面臨的問題。
第二部分關注有關增長與發展的新倡議,由來自各個領域和組織的資深人士撰稿,內容涉及擴大融資和能力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國際貿易體系、應對保護主義、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以及技術在促進新發展模式方面發揮的作用。
本書的最后一部分探討了新型國際關系以及當今世界的互動方式,從務實的區域和全球外交、國際援助到文化和哲學各個領域。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不斷變化的世界里,大型政府和機構往往難以調整方向。各類國際組織都有義務和獨特的使命,貢獻新思想、新模式和新的溝通渠道,通過促進對話和知識共享,確保世界保持聯系,從而應對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希望本書能為這些機構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并為我們的讀者提供一個獲取寶貴信息的資源,這些信息可能會對他們的決策起到決定性作用。
本書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出版,是“中國與全球化”叢書的一部。“中國與全球化”系列叢書旨在匯集全球范圍內有關中國與全球化、中國復興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中國在全球治理、全球經濟、全球發展和全球安全中的作用等議題的真知灼見。這套叢書首開先河,收錄了全球兩百多位撰稿人的文章,通過匯集中國和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的觀點,力求打造一個客觀公正的全球視角。
本書撰稿人(第一作者,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安樂哲(Roger T. Ames),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
白春禮,“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
常啟徳(Siddharth Chatterjee),聯合國駐華協調員
斯寒(Sihan Bo Chen),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大中華區總裁
何塞普·博雷利·豐特勒斯(Josep Borrell Fontelles),歐盟委員會前副主席
米凱萊·杰拉奇(Michele Geraci),獨立運動外交事務與國際貿易部負責人
夏澤翰(Shabhaz Kha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代表
阿伊汗·高斯(M. Ayhan Kose),世界銀行集團副首席經濟學家
柯邱鳴(Pierre Kr?henbühl),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總干事
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干事
金立群,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
阿里·穆秋姆(Ali Mchumo),國際竹藤組織(INBAR)董事會主席、前總干事
苗綠,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
漢斯·道維勒(Hansd’Orvill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副總干事兼戰略規劃助理總干事
芮婉潔(Hannah Ryder),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副國別主任
桑愛玲(Amakobe Sande),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
白雅婷(Beate Trankmann),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
賈斯汀·瓦伊斯(Justin Va?sse),巴黎和平論壇創始人、總干事
武雅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主任(北京)
易小準,世界貿易組織前副總干事
周強武,新開發銀行副行長、首席行政官
目 錄
Part 1New Concepts in Global Governance
A United Nations “Fit for Purpose” to Address the Current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
Siddharth Chatterjee
Upholding Multilateralism,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n Image as a Responsible Major Country
Jin Liqun
New Dimensions for Global Governance in a World Undergoing Multiple Crises
Hans d’Orville
Future of Global Governance in a Polarized World
Justin Va?sse
Trends,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s in Global Talent Mobility and Governance
Mabel Lu Miao and John Zhanjie Zhao
Reforming Global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le of the NDB and its Cooperation with China
Qiangwu Zhou
Part 2New Initiativ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viving Growth: Challenges and Policies
M. Ayhan Kose and Franziska Ohnsorg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aly’s Exit: A Personal Perspective
Michele Geraci
Re-imagin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for re-Globalization
Pascal Lamy
Global Challenges Require Strengthening Multilateralism
Yi Xiaozhu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ID) and the Chinese Approach
Yabin Wu
Building a Green and Inclusive Future: Accelerating China’s Low-Carbon Development
Beate Trankmann
Bamboo: A Potential Tool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Ali Mchumo and Renfei Wang
Exploring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Through the Shared Use of Mega-science Facilities
Chunli Bai
Part 3New Relations for Peoples and Governments
The Collective Power of the Connectivity Ecosystem
Sihan Bo Chen
My Views on China and EU–China Relations
Josep Borrell Fontelles
Why African Countries Have and Will Continue to Look to China for Global Governance Reform
Hannah Ryder, Jing Cai, and Huiyi Chen
Progress for Children Is Progress for Everyone: Keeping Children at the Front and Centr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makobe Sande
Humanitarian Action in Times of Crisis and Con?ict: the Role and Experi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Pierre Kr?henbühl
The Chinese Way—Harnessing the Power of Cultural Heritage for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bhaz Khan
The Conception of the Political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y of Family
Roger T. Ames
Appendix:CCG-UN China Symposium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50 years and beyond”
Index
“中國與全球化”系列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series
“中國與全球化”系列叢書由CCG主任王輝耀博士、秘書長苗綠博士主編,旨在基于客觀公正的全球視野,匯集來自中國與世界各地極具影響力的政策研究和制定者、行業專家以及意見領袖的真知灼見。
《共識還是沖突?——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
Consensus or Conflict?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主編: 王輝耀 [英]麥啟安(Alistair Michie)
ISBN:978-981-16-5390-2
2021年9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6-5391-9?page=1
本系列第一部作品《共識還是沖突?——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Consensus or Conflict?: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8位頂尖杰出全球意見領袖和學者,針對當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提出見解并討論新的想法和建議。為本書供稿的作者包括帕斯卡爾·拉米,約瑟夫·奈,埃德蒙·菲爾普斯,馬凱碩,吉姆·奧尼爾勛爵,溫迪·卡特勒,朱光耀和何亞非等人。他們討論了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政策、全球公共衛生、氣候變化、教育和移民、數字和生物圈革命以及全球治理等議題。該書自2021年9月30日上線以來,在海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下載量超過35萬次。因其創新性和在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的影響力,該書從800多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頒發的“2022年中國新發展獎”(China New Development Award)。
《亞洲的21世紀》
The Asian 21stCentury
作者:[新加坡]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
ISBN: 978-981-16-6813-5
2022年1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6-6811-1
本系列第二部作品《亞洲的21世紀》(The Asian 21st Century)由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撰寫。在本書中,馬凱碩詳細地分析了亞洲將如何成為21世紀全球化新的發動機。他提出,21世紀將見證亞洲重返世界舞臺的中心,以及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全球秩序的重構。本書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自2021年12月30日上線以來,該書累計下載量已超過360萬次。
《商界領袖看中國發展新機遇》
Transition and Opportunity: Strategies from Business Leaders on Making the Most of China’s Future
主編: 王輝耀 苗綠
ISBN:978-981-16-8602-3
2022年2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6-8603-0
本系列第三部作品《商界領袖看中國發展新機遇》(Transition and Opportunity: Strategies from Business Leaders on Making the Most of China’s Future)邀請到22位知名跨國公司的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在華外國商會會長等商界領袖供稿。在本書中,22位作者就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跨國公司可以發掘的潛力、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從不同視角就新冠疫情、中美關系、中歐合作、數字經濟、氣候變化、科技創新等世界性議題展開探討,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議。該書為許多關心中國商業環境的人士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自2022年2月上線以來,下載量已超過18萬次。
《駐華大使看中國與世界》
China and the World in a Changing Context:Perspectives from Ambassadors to China
主編: 王輝耀 苗綠
ISBN:978-981-16-8085-4
2022年3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6-8086-1
本系列第四部作品《駐華大使看中國與世界》(China and the World in a Changing Context: Perspectives from Ambassadors to China)邀請到24位駐華大使供稿。在本書中,各位大使從本國對華關系角度出發,對雙邊關系前景及合作機遇、“一帶一路”倡議對各國的發展作用、疫情后經濟復蘇、中國“十四五”規劃等議題分享了思考與洞見。本書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自2022年3月上線以來,下載量已近16萬次。
《命運與共:中國與全球化的未來》
The Ebb and Flow of Globalization
作者:王輝耀
ISBN: 978-981-16-9253-6
2022年8月出版
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6-9253-6
本系列第五部作品是CCG主任王輝耀博士所著的《中國的選擇與全球化的未來》(The Ebb and Flow of Globalization)。該書聚焦于全球化與中國在世界上角色的變化,為看待一段不尋常的時期提供了獨特視角,這段時期見證了中國的持續崛起、大國競爭加劇和致命疫情三者重塑全球格局。該書收錄的文章圍繞三個相互關聯的主題——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的舉世矚目的發展,中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和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崛起,以及重振全球治理和多邊主義以應對21世紀緊迫的全球性挑戰的需求。
《軟實力與中美競合》
Soft Power and Great-Power Competition
作者:[美]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
ISBN: 978-981-99-0713-7
2023年4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9-0714-4
本系列第六部作品是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著作《軟實力與中美競合》(Soft Power and Great-Power Competition)。奈是“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在他看來,軟實力是一國以自己的文化、理念、價值觀來吸引他國的力量,它可以讓中美兩國對彼此更有吸引力,有助于管控好兩國間的“競爭合作”,從而避免出現破壞性的后果。本書收錄了三十多年來約瑟夫·奈對中美這兩個大國軟實力發展狀況及其如何影響中美關系走向的審慎觀察,探討了中美應如何建立“競合關系”。
《駐華大使看中國發展與國際合作》
The Future of China’s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主編:王輝耀博士、苗綠博士
ISBN: 978-9819975112
2024年1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9-7512-9
本系列第七部作品《駐華大使看中國發展與國際合作》是第四部著作《駐華大使看中國與世界》的姐妹篇。本書特別聚焦于中國在全球的角色和作用,包括其與其他國家的雙邊關系、經貿往來、發展合作,以及在多邊舞臺和全球治理中發揮的作用。28位駐華大使探討百年變局下中國的發展及與世界的互動。這些來自各國的大使在經濟、文化、健康和環境等多個領域擔任國家間的關鍵聯系人,他們的觀點極為寶貴且富有啟發性,不僅能傳遞本國的觀點和經驗,也在全球事務和中國發展上提供了洞察。我們希望本書中的觀點能激發更多關于如何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的討論,尤其是中國如何利用自身的經驗和智慧,更好地與世界合作,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碎片化世界中的全球治理與中國作用》
Enhancing Global Governance in a Fragmented World
主編: 王輝耀 苗綠
ISBN: 978-981-97-2557-1
2024年7月出版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碎片化世界中的全球治理與中國作用》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多邊主義的論證”考察了關于多邊主義的多種觀點及其在當今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多邊世界中的中國角色”分析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和當前互動關系如何造就其獨特的角色,同時闡述了這將如何對多邊主義的未來產生決定性影響;第三部分“全球關系——中國與世界”從獨特視角出發,探討了與中國合作將如何影響新世界秩序;第四部分題為“全球治理的新愿景”,論述了擺脫當前世界碎片化狀態的可能途徑,并展望了一個所有國家都能共同追求的互利共贏的未來目標。
本書通過多個大洲的智庫視角,對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等關鍵主題進行深度探討。全球智庫界的杰出人士在書中從多角度分享他們對一系列問題的見解,將這些見解轉化為應對共同挑戰的政策,還特別從中國的角度審視這些問題,并分析中國在全球發展中的角色,為政策制定者、學者、企業家以及對國際事務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積極的參考價值。
其他重點圖書: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Escaping Thucydides’s Trap - Dialogue with Graham Allison on China-US Relations
中美關系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對于這一不斷發展演變的關系,人們習慣于用歷史來類比,“修昔底德陷阱”是其中最著名的類比之一。這一術語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學家,在美國戰略和國家安全思想領域頗具影響力。他為闡述這一理論框架出版的專著《注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習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場合提及這一理論,并表示“修昔底德陷阱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本書是在CCG主任王輝耀與艾利森的深入討論,以及對貝爾弗中心報告所反映的艾利森的思想的研究,還有他發表的文章和訪談的基礎上編撰的,旨在闡釋修昔底德陷阱的含義,澄清誤讀,總結避免戰爭的方法。
王輝耀 編著
ISBN:978-981-99-2235-2
2023年11月出版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集團
英文版圖書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9-2236-9
《對話世界:理解新時代的全球化》
CCG Global Dialogues: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Global Gaps, and Power Shifts in the 21stCentury
主編:王輝耀 苗綠
ISBN:978-981-19-3845-0
2022年11月出版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集團
英文版圖書下載鏈接: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9-3846-7
當代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權力平衡變化帶來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全球治理體系落后于全球化發展需求,多邊主義遭遇挑戰,與此同時,大流行病、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毒品等跨國性挑戰與威脅則要求各國合作應對。
只有破除誤讀,增進相互理解,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之間才有可能形成共識,共同應對挑戰。本著增進中外對話和交流的目的,全球化智庫(CCG)策劃了“對話全球”項目,并將對話內容集結成書。本系列第一部作品《對話全球:理解新時代的全球化》(CCG Global Dialogues: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Global Gaps, and Power Shifts in the 21st Century)收錄了CCG理事長王輝耀與托馬斯·弗里德曼、馬丁·沃爾夫、安格斯·迪頓、格雷厄姆·艾利森、約瑟夫·奈、馬凱碩、帕斯卡爾·拉米、約翰·桑頓、朱光耀等全球思想領袖、前政要、國際政治學者、經濟學家、商業領袖、諾獎得主的對話。自2022年11月上線以來,本書英文版全球下載量已達2萬次。
CCG 圖書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變遷與理論發展,從技術與人本等新的視角觀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總結了后疫情時代新型全球化具備的特征,然后對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史與現實進行了全面總結,用數據與事實說明,中國正在從全球化的受益者發展為反哺者,正在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作者對全球化發展的理論和文獻做了梳理,回顧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國的發展歷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本書從第四章開始,兩位作者對中國推動全球化實現包容性和公平性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探索,通過發揮中國的優勢和特點,讓中國為全球化發展注入新動力。作者基于長期的研究以及與國內國際、官產學各界有影響力重要人士的對話交流等,對中國的全球化發展路徑及全球治理創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國推動全球化發展的三大支柱與七大路徑。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本書深度剖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變與抉擇,及其對全球未來的影響。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程,展示了中國從一個封閉的農業國家逐步轉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書中詳細探討了中國在貿易、投資、跨國企業崛起等方面的角色變遷,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紐帶在這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討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及其對全球治理的影響。作者分析了中國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地位變化,風云激蕩中的中國外交,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以及中國在崛起的、更加一體化的亞洲中的角色。同時,還討論了中歐關系的發展與挑戰。第三部分審視了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和改革。書中探討了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尋找自由貿易的發展方向,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通過這些討論,展示出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編著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對話世界:理解新時代的全球化》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發展史”回顧了全球化的歷程,從古代貿易到現代經濟轉型,探討了全球化的起源與演變。通過與耶魯大學教授瓦萊麗·韓森、《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的對話,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層次發展。第二部分“彌合全球不平等與赤字”探討了全球化帶來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巴黎和平論壇主席帕斯卡爾·拉米、亞洲協會副所長溫迪·卡特勒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對全球經濟不平等、貿易體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權力轉移與大國關系》分析了21世紀的權力轉移和大國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的復雜性。通過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桑頓等專家的對話,討論了大國競爭、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來。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編著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作為海內外決策層和廣大公眾理解中美關系時廣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對全球秩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在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的對話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關系和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國崛起、美國外交政策、美蘇關系、全球地緣政治、核武器、朝鮮問題、新冠疫情及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全面、系統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經濟、金融、科技、軍事、外交等多個方面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競爭的看法;深入而透徹地分析了中美雙方實力的變化,以及發生戰爭的風險;坦誠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議。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我向世界說中國》是由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和秘書長苗綠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國對外敘事及話語權重塑”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該書講述了全球化智庫近年來立足芒克辯論會、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達沃斯論壇等知名國際舞臺,與各國政商學界知名人士暢談國際時局與未來趨勢,回應各方對于中國的關切和質疑,詮釋中國的發展模式,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多渠道國際交流及傳播,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故事。同時,本書立足國際形勢變化和全球傳播新格局,針對中國應當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如何創新外宣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