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在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稱:美國財長宣布,美國對中國一家煉油廠和一進口伊朗石油的石油碼頭實施制裁。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濫施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美國應當停止干擾破壞中國和伊朗正常的商貿(mào)合作。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關鍵時刻,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shù)强票硎荆袊枰嗌偈停砹_斯就準備向中國輸送多少石油。對于如果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為零,中國會否購買更多俄羅斯石油的問題,魯?shù)强拼饛驼f:“我認為,中國的行動首先將基于自身的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要求購買石油,中國當然會這樣做,這是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社網(wǎng)站4月13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使理查德·格雷內(nèi)爾表示,特朗普認為與中國進行談判,從而找到擺脫貿(mào)易對峙局面的出路至關重要。
普京(資料圖)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之后,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同樣也遭到了西方制裁,特朗普上臺后也沒有改變這種局面,今年3月,特朗普還放話威脅,如果因俄羅斯的原因導致俄烏不能達成停火協(xié)議,美國可能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征收“二級關稅”,當時就有報道稱,特朗普是在針對俄石油的主要買家中國,但中方的回應是,中俄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響。可以說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亞洲國家有能力在西方制裁和封鎖的環(huán)境下尋求生存與發(fā)展之道。
美國與伊朗有關伊核問題的間接談判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對于本次談判,特朗普可以說是“志在必得”,在談判前就多次威脅伊朗,如果無法達成新一輪的伊核協(xié)議,他不排除采取軍事行動。美國與伊朗有關伊核問題的間接談判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對于本次談判,特朗普可以說是“志在必得”,在談判前就多次威脅伊朗,如果無法達成新一輪的伊核協(xié)議,他不排除采取軍事行動。中國在2024年,有大約72%的石油依賴海外進口。
特朗普(資料圖)
在中國石油供應國排名前十的行列里,伊朗并未現(xiàn)身。然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特朗普此舉顯然是別有用心,企圖借中斷中伊原油貿(mào)易這一手段,來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形成威懾。要知道,今日美國能夠憑借制裁手段去破壞中伊原油貿(mào)易,難保明日不會編造出某個借口,進而去破壞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的能源貿(mào)易。由此可見,特朗普所采取的這項措施,其象征意味要遠超實際成效。這無疑給中國敲響了一記警鐘。
要知道,中國雖然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非常高,俄羅斯之所以能夠抵御西方的制裁,關鍵在于其資源稟賦的特殊性。俄羅斯擁有極為豐富的能源和礦產(chǎn)資源,糧食產(chǎn)量也很可觀。在石油、天然氣、煤炭、糧食等關鍵物資上,俄羅斯基本能夠實現(xiàn)自給自足。加上本就不太依賴進口的經(jīng)濟結構,俄羅斯有能力在封鎖和制裁下維持長期作戰(zhàn)。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的制裁行動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有著深刻的背景。特朗普政府一直以來都對伊朗采取強硬政策,試圖通過經(jīng)濟制裁來迫使伊朗改變其核政策和地區(qū)行為。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美國不僅對伊朗本身進行制裁,還對與伊朗有貿(mào)易往來的國家和企業(yè)施加壓力。中國作為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自然成了美國的重點關注對象。美國希望通過制裁中國企業(yè),來進一步削弱伊朗的經(jīng)濟實力。然而,中國并不認可美國的制裁行動,認為這是對國際貿(mào)易規(guī)則的破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