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3日,澳大利亞悉尼,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工黨總部發表勝選演講。圖據視覺中國
據新華社報道,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5月3日率領執政黨工黨贏得2025年聯邦選舉。繼加拿大選舉后,“特朗普效應”也影響了澳大利亞選舉結果,成為工黨支持率反超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此次大選都出現了“反轉”。受物價等多種因素影響,加澳兩國的執政黨起初支持率都不如反對黨。但在最后時刻,執政黨還是在大選中勝出。
據報道,加拿大總理卡尼擊敗的,是以“小特朗普”自居的加拿大保守黨領袖普瓦列夫爾;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擊敗的,則是與特朗普有諸多相似之處的澳大利亞自由黨-國家黨聯盟(以下簡稱“聯盟黨”)領導人達頓。
加拿大選舉:
展示對特朗普政府強硬態度
卡尼贏得選民好感獲得大選勝利
今年1月,輿論還普遍不看好特魯多領導下的加拿大自由黨能夠連任。當時的民調數據顯示,自由黨的支持率一度落后保守黨超過20個百分點,特魯多也在重壓之下辭職。
民眾認為特魯多執政不力、與民眾需求脫節,自由黨將在下一屆聯邦眾議院選舉中輸給保守黨。然而就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美國對加拿大發起貿易戰,甚至多次揚言“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這在加拿大內部引起強烈反應,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選民關注點。
▲卡尼領導的加拿大自由黨在聯邦眾議院選舉中獲勝。圖據視覺中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3月接替特魯多出任加拿大總理的卡尼因為對美國的強硬態度,贏得了選民好感。據新華社報道,卡尼多次表示,美國不合理的貿易行為和對加拿大主權的威脅,是加拿大面臨的最大危機;美國想控制加拿大,而加拿大人不會讓美國得逞。在兩個月的時間里,自由黨支持率迅速回升,并在選前民調中超過保守黨。最終,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聯邦眾議院選舉中獲勝。
澳大利亞選舉:
達頓輸了大選還丟了議員席位
選民覺得“他有點像特朗普”
種種跡象表明,澳大利亞大選與上月的加拿大大選如出一轍:“特朗普效應”下,競選軌跡在最后幾周戲劇性逆轉。
事實上,在阿爾巴尼斯上屆執政末期,由于民眾對物價等方面的不滿,工黨的支持率落后于聯盟黨。直至2月,情況都是如此,但隨后發生反轉——選前民調顯示,“特朗普效應”成為影響澳大利亞選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揮舞的“關稅大棒”,讓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傳統盟友也未能幸免。阿爾巴尼斯對特朗普政府展示強硬態度,其在競選中稱“美國加征關稅的行為無異于自殘”,澳方不會向美國妥協,將堅持自己的政策。
外界普遍認為,澳大利亞聯盟黨領導人達頓在競選末期犯了一系列錯誤,包括令人尷尬的失實陳述、在關鍵問題上反復無常,以及推出類似于特朗普、反對多元文化的主張等。
在澳大利亞居民馬修·史密斯眼里,達頓在過去幾年變得非常民粹主義,“我覺得他有點像特朗普。”按照澳前政府顧問凱利的說法,事實證明,選民已經厭倦了沖突。
最終,達頓不僅在大選中失利,甚至還失去了議員席位,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首位失去議席的聯盟黨領導人,聯盟黨則將面臨“群龍無首”的局面。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綜合 新華社、解放日報等
編輯潘莉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