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在一些西方人看來,普京卻想著同時得到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既不從烏克蘭撤軍,又逐漸解除西方制裁。
有西方人會產生這種想法其實并不稀奇,因為縱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發生的事情,普京看起來確實在做兩手準備。
首先,普京正在加碼戰場。隨著俄軍的大舉進攻,庫爾斯克州的天平已經徹底倒向了俄羅斯。能夠確認,如今的烏克蘭只控制著該地區極少的一部分土地,與去年最多控制上千平方公里的狀況堪稱天壤之別。
而一旦俄羅斯能把烏軍從庫爾斯克州徹底驅逐出去,烏克蘭就會失去手上一個重要籌碼。俄方也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控制烏東上。
對于這一不利狀況,澤連斯基也懂,因此把目標鎖定在了附近的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并宣稱烏軍已經打進去了。然而綜合各方消息來看,別爾哥羅德州爆發了戰斗不假,但烏克蘭有沒有像此前對庫爾斯克州部分地區那樣取得有效控制,卻是一個未知數。
【普京對俄烏停火另有想法】
很顯然,雖然美方此前高調宣布俄烏在臨時停火30天一事上取得進展,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對于現在的俄羅斯來說,或許能夠更好地理解“宜將剩勇追窮寇”這句話。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拿不到,戰場上拿到了的東西,卻不需要經過談判桌。
其次,普京其實也指示手下參與了談判,并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黑海停火協議。事實上,早在協議達成之際,西方就有人言辭激烈地表示,這份協議事實上是更有利于俄羅斯的。
他們有兩條邏輯。其一,俄羅斯海軍在黑海損失慘重,根本無法控制局勢,莫斯科號巡洋艦等戰艦沉的沉、傷的傷就是最明確的例子。此時同意黑海停火,意味著烏克蘭沒法從這個方向給俄羅斯進一步的打擊。
【烏克蘭對俄羅斯黑海艦隊造成了不小打擊】
其二,黑海停火意味著俄羅斯可以通過這里進行更多的對外貿易。同時在美俄發表的聲明中,還提到美方將促進俄羅斯恢復向國際市場出口農產品和肥料。因此這其實是減輕了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
至此,“魚”和“熊掌”,普京都在嘗試得到,甚至說已經拿到一部分了。
在西方看來,普京正在同時做兩件事,一是主動拖延談判進程,讓俄軍有更多時間拿下更多戰果;二就是對外交表現出足夠多的興趣,確保自己依然站在特朗普的一邊。
也正因如此,西方這段時間以來盛行一種說法,就是特朗普被普京“騙”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恐怕未必。
【特朗普和普京此前進行接觸】
要知道,特朗普口中的“停火”,未必是一般西方人希望看到的形式。俄烏立即停火也是停;俄羅斯撤軍也是停;俄羅斯把烏克蘭打到失去還手之力也是停。關于哪一種停火方式能實現的可能性最大,特朗普心里估計是有判斷的。
同時站在特朗普的角度,他并不關心烏克蘭的結局是什么,關心的是美國能不能在其中奪取最大的利益。他之前宣布要與澤連斯基簽所謂的“礦產協議”就是一個清晰信號。果不其然,他隨后得寸進尺,提出讓美國接手烏克蘭的能源設施。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上哪種停火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特朗普實現他眼中的美國利益呢?
很顯然,只有當烏克蘭被俄羅斯逼到無路可退,不得不去求助美國的時候,才是特朗普“下場”的最好時候。畢竟當賣家急著把商品出手的時候,買家往往會擁有更多的議價空間。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此前在白宮爆發沖突】
做一個猜測,特朗普私底下可能有個想法,那就是讓普京對澤連斯基施加更大的壓力,對美國是不是好一點?
從正常的角度出發,這個猜測確實稍顯極端,但從特朗普最近干的一系列事情來看,倒也并不是說不過去。
更何況,對于特朗普來說,推動俄烏停火只是一方面,如今還有一筆筆的“大生意”等著他做。而特朗普的這一議程,也在客觀上給了俄羅斯對烏克蘭大力施壓的機會。畢竟現在別說西方,全球都被特朗普攪得一團糟。歐洲國家也抽不出太多精力,像之前一樣集中對付俄羅斯。
不難發現,普京之所以可以嘗試同時得到“魚”和“熊掌”,特朗普絕對是“功不可沒”。目前,美國和俄羅斯又在伊斯坦布爾開啟了新一輪會談,其結果除了會影響美俄關系,也必然會影響到俄烏沖突。
另外,根據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的說法,美俄剛剛進行了囚犯交換。這或許意味著,美俄關系又朝著正常化邁出了一步。而當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一致的時候,是有能力給世界帶來一些“震撼”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