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人的家門口,生活著一群海洋界的頂流——斑海豹。這群呆萌可愛的珍稀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然而,其在岸邊懶洋洋“蛄蛹”的場面不禁令人擔心:這樣笨拙的移動速度如何能在海洋世界里存活?“其實,斑海豹是名副其實的游泳和潛水健將。”遼寧省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大連市科普講師團成員、大連圣亞海洋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羅珺說,斑海豹在水下能待70分鐘左右,而且經常潛到水下400-5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
羅珺介紹,斑海豹身體肥壯,前半身渾圓呈紡錘形,憨態可掬的樣子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是生活在溫帶、寒溫帶的沿海、海岸的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黃海北部,是中國黃渤海的海洋生態“旗艦”物種。
斑海豹在進化進程中,四肢逐漸形成了像魚鰭形狀的結構,可以幫助它更好地在陸上及水中活動。別看在陸地上行動笨拙,只能依靠前肢和上體的蠕動活動,一旦潛入水中,它的鼻孔和耳孔中的肌肉活動瓣膜立即關閉,阻止海水灌進耳鼻。
羅珺說,斑海豹是唯一一種在我國進行繁殖的鰭足類動物,一旦它們離開了黃渤海,中國將再無常駐鰭足類,因此保護斑海豹的任務迫在眉睫。每年的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希望以此呼吁人們共同保護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珍惜愛護海洋生物。
斑海豹的深潛能力主要依賴于充足的氧,其儲氧途徑主要有3種: ①把氧氣存到血液中。
②利用肥胖的身子儲氧,斑海豹肌肉中所含呼吸色素要比陸生動物高出許多倍,儲氧量可占全身儲氧量的50%左右。
③靠屏住呼吸,減慢心跳,來節省氧氣使用量。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蘇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