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參議院以60票贊成、25票反對的結果,投票通過了特朗普對丹·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提名。次日,凱恩宣誓就職。這一高層人事變動,在中美關系持續緊張的當下,格外引人關注。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雖無作戰指揮權,卻是美軍法定最高級軍官,對軍事戰略制定、對外軍事合作及預算分配等事務影響重大。凱恩此番就任,打破了美軍該職位多由現役將軍且從參聯會副主席、軍種主官、作戰司令部司令等高位晉升的慣例。他退役前僅是中將,此前任職于中央情報局軍事事務處副主任,與傳統晉升路徑相比,級別和影響力差距明顯 。
美國參議院(資料圖)
凱恩有著豐富履歷。他畢業于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獲經濟學學位,后于美國軍事大學取得空戰碩士學位,還完成了哈佛肯尼迪學院、雪城大學相關國家安全課程。作為F-16戰斗機飛行員,他擁有2800小時飛行經驗,其中150小時為戰斗飛行,還曾擔任武器官、特種作戰官,在“9·11”事件中擔任飛越華盛頓特區的空中任務指揮官,伊拉克戰爭開戰首晚擔任聯合任務總指揮官,并為多屆美國政府提供策略咨詢 。
在對華態度上,凱恩在提名聽證會上強調,美方要避免與中國沖突。今年4月1日解放軍臺海演訓時,面對美國內部“協防臺灣”的鼓噪,凱恩公開指出中美軍事力量存在兩點差距。其一,美國國防工業靈活性和生產速度遠不及中國,后勤保障難以支撐與解放軍的持久戰;其二,在高超音速導彈和現代化海空軍等關鍵領域,美軍相較解放軍并無明顯優勢 。
特朗普(資料圖)
從美國自身軍事現狀來看,確實問題不少。從去年至今,美軍戰機事故頻發,墜機事件不斷,甚至出現軍艦誤傷自家戰機的荒唐事。同時,美軍造船業嚴重衰退,因技術工人匱乏,目前僅一家造船廠能維持運營,致使航母和軍艦保養維修周期漫長。巴以沖突爆發后,也門胡塞武裝封鎖紅海,美軍派出的艦機多次遭胡塞武裝攻擊,卻無有效應對之策 。
而中國這邊,軍事現代化建設成果斐然。六代機、高超音速導彈、兩棲攻擊艦、電磁彈射航母等先進裝備不斷涌現,海軍噸位持續提升。依托強大工業實力,軍工生產高效,后勤保障體系完善 。盡管中方一貫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無意與美方爭霸,在4月初的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上,也以負責態度與美方達成多項共識,但美國國內仍有強硬聲音。不久前,美防長赫格塞思簽署秘密文件,稱中國為“唯一步步緊逼的威脅”,還妄圖阻止中國統一 。
美軍(資料圖)
凱恩雖表態避免與中國沖突,然而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分歧嚴重。一方面,凱恩的觀點或許反映出部分美國軍方人士對中美軍事力量對比的清醒認知,以及對與中國沖突后果的忌憚;另一方面,美國防長等官員的強硬舉措,又顯示出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對中國的遏制戰略。這種內部矛盾的態度,使得中美關系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
對于中方而言,凱恩的表態固然值得關注,但不能因此放松警惕。美國長期以來在軍事、政治、經濟等多領域對中國進行打壓,其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意圖并未根本改變。盡管凱恩領導下的美軍在軍事行動上可能會有所克制,但美國政府其他部門的對華強硬行徑,仍可能引發摩擦。
中國需持續強化自身軍事力量建設,提升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能力,在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同時,保持與美方必要的溝通與對話,積極推動構建穩定、可預期的中美關系 。畢竟,中美關系穩定與否,不僅關乎兩國自身利益,也對全球和平與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