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增添“彩虹步道”、疏解校園周邊堵點、優化街道慢行系統,“安心通學路”現場會透露(引題)
兒童友好街區有望全市推廣(主題)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祺瑤)北京東城區燈市口大街近日正在升級打造一處約2.9萬平方米的兒童友好街區。今后,類似的街區有望在本市推廣。該區已率先完成170余條通學路建設,中小學幼兒園覆蓋率達85%。
燈市口北巷,機非混行。但是每逢附近中小學上下學時段,車輛會主動避讓地面上的“彩虹步道”,自覺形成一條學生專用走廊。
“這條路有262米,是改造升級的樣板路段。”昨天,北京市“安心通學路”建設工作現場會上,東城區教委主任周林說,這附近有6所中小學和幼兒園,上下學時交通壓力較大。
教育和交通等部門開展了專門的交通綜合治理,全方位疏堵。各校建立“通學聯盟”,實現學生錯峰流動,人為疏解人流和車流量。同時,科學規劃有限空間,設立家長等候區,避免一輛車堵住一條路。街區還實施了機動車限時禁行、開辟左轉車道快速分流等措施。
一套組合拳下來,燈市口街區高峰時段擁堵時長平均縮短15分鐘,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校園周邊事故率下降90%。
周林說,不僅要讓路通,街區還更加注重適兒化建設,選擇兒童友好的植被樹種、城市家具,增加童趣科普宣傳牌,減少各類箱體桿件,避免安全隱患。
目前,東城區已累計建成170余條通學路,設置了200余處家長等候區和安全島。今年年底,該區通學路將覆蓋所有學校。其他軟硬件也正在配齊。該區將融合校園交通治理與老城更新、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等理念,打造“胡同慢行環線”,串聯多所學校與社區公園,實現“步行上學、一路通達”。
一些學生的創意設計也融入街區規劃。目前,東直門地區、永外地區、燈市口地區等建設方案都采納了學生的設計。
北京市更多中小學幼兒園將暢通校門口交通。市教委副主任王方介紹,各區將“一校一策”開展安心通學路建設,打造融合交通出行、街道環境、停車秩序、園林綠化等一體化設計的兒童友好空間,通過科學規劃空間、合理施劃交通線路、規范設置標志標識、加強引導管理等多種措施,切實保障校園安全。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