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日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如果談判不能令人滿意,將采取反制措施。“進一步對策的準備工作仍在繼續。”據此前報道,針對美國對歐盟加征鋼鋁關稅,歐盟9日宣布通過反制措施,擬4月中旬再對美國輸歐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
為什么歐盟會在這個時候服軟?有三個原因:第一、美國向歐洲釋放了緩和信號,暫停了對歐盟的"對等關稅"。第二、歐盟擔心貿易戰會拖垮整個歐洲的經濟,特別是汽車工業。第三、這90天可以用來拉攏更多的同盟一起對抗美國。但是無論如何歐盟都不會輕易放棄這次反擊的機會。如果在這90天里美國還不愿意取消鋼鋁關稅,那么歐盟就會立刻重新開啟報復程序。
馮德萊恩(資料圖)
出現這個結果也不讓人意外,因為歐盟一直對美國心存幻想。你看他對美國加征關稅是咋做的,加征關稅之前先去跟美國談,說咱倆互免關稅吧,結果特朗普說不行,除非你買我3500億美元的能源,消除貿易逆差。被特朗普拒絕之后,歐盟才對美國加征關稅,而且美國是對所有歐盟商品加征20%的關稅,而歐盟呢,只對價值210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還生怕惹惱了特朗普,對外表示:如果美國同意達成公平、平衡的談判結果,這些反制措施可以隨時停止。
而此次歐盟作出相關的決定,是在美國宣布部分暫緩“對等關稅”之后,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在前幾日宣布,暫停對于“所有”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90天,從而試圖平息美國股票市場的“憤怒”,美國股市在這之前,已經連續三個工作日暴跌。美國雖然宣布暫緩“對等關稅”,但是卻沒有停止對于中國的圍堵和遏制,從美國給中國加征145%的關稅就可以看得出來,美國在中國宣布反制美國之后,已經變得“變本加厲”,從原來的84%的關稅,直接提升到繼續增加125%。
歐盟(資料圖)
就在美國不斷對中國加征關稅時,日前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達爾奇耶夫表示,俄美兩國在第二輪雙邊談判前已就多個事項達成共識,將相互確保對方外交使團的銀行服務正常運作,以及保障俄羅斯向國際組織繳納會費的支付通道暢通。達爾奇耶夫還表示,在俄美元首溝通的基礎上,已實現俄美外交官簽證發放程序簡化以及放寬雙方外交人員的旅行限制。俄羅斯與美國代表團2月曾在美國駐伊斯坦布爾領事官邸進行了超過6個半小時的閉門會談。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會談烏克蘭問題不在會議的議程上。針對此事有專家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正在顯現出新的動向。為了集中精力“應對中國”,美國不僅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還迅速調整了其外交策略,與俄羅斯的關系出現緩和跡象。而烏克蘭問題卻被其冷處理,成為這場博弈中的“棄子”。這一系列動作背后,透露出特朗普政府的戰略考量,也為國際格局帶來了新的變數。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這一系列操作,多少有點“攘外必先安內”的意思。他先穩住歐盟,再跟俄羅斯緩和關系,好專心跟中國過招。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就完全被動,這場關稅戰中國手里也不是沒牌。能源這塊就是個關鍵點,美國對中國加關稅,中國自然會調整進口來源,減少對美國能源的依賴,如果俄羅斯這時候加大對中國供油供氣,中國的底氣就能多幾分。目前,整個局勢就像一盤大棋,特朗普下了顆重子,想把中國逼到角落,但中國這邊也在挪子,俄羅斯、歐盟甚至其他國家,都在棋盤上扮演著不同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