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媽媽,要是你們永遠都不會變老就好了……”
最近頭上偶爾會冒出一兩根白頭發,我實在看不慣就喜歡隨手把它們拽下來。
昨晚被弟弟看到了這一幕,于是便有了開頭這句。
知道嗎,對著鏡子看著孩子說這句話時的表情,我心里竟然第一次對“變老”有了一種那么強烈的害怕、擔憂……
為什么我們對“變老”會如此擔憂?
一:這些害怕、擔憂背后,是三代人的集體困境:
50-60后恐懼成為子女的"累贅"
70-80后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
90-00后掙扎于"996沒時間盡孝"的悖論
而我,恰巧處在第二層,你呢?
二:是人們對親情與孤獨的深層思考
有人說,80+歲幸福感高的人往往有“三有”:
有能說真心話的人(哪怕只有一個)
有保持聯系的老友
有給予溫暖的途徑(如社區志愿活動)
可事實上你會發現:人越老,圈子越小,小到只剩下三個名字。
老了后才知道,最親的只有3個人,看到最后一個淚奔了
1:老伴——時光淬煉的鏡子
年輕時總是為了生活瑣事爭吵,為了家庭責任互相埋怨。那時總覺得對方不夠理解自己,不夠體貼。
可當子女有了自己的天空,那個記得你吃藥時間、留著你的老照片、吵架后仍給你掖被角的人,成了生活最踏實的底色。
就像豆瓣9.4分紀錄片《人生果實》中修一爺爺留給英子奶奶的那句:“慢慢來,不急。”
2:子女——反向的臍帶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
但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這份感受才愈發深刻。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便圍繞著他們展開。
小時候,操心他們的吃喝拉撒,哪怕夜里被哭聲驚醒無數次,也毫無怨言。
看到孩子露出笑容,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孩子上學了,又開始擔憂他們的學業,每天輔導作業,為他們的每一次進步而欣喜,為每一次挫折而焦慮。
等孩子長大成人,步入社會,新的牽掛又涌上心頭。
擔心他們工作壓力大,吃不好、睡不好,害怕他們在復雜的世界里受到傷害。
即便孩子有時會因為忙碌而忽略我們,可只要聽到他們的聲音,心里所有的思念和擔憂都化作了欣慰。
在父母心里,孩子永遠是那個需要呵護的寶貝,無論他們走多遠,飛多高,都是我們一生的牽掛。
3: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年輕時總在討好世界,老了才聽懂自己心跳的聲音。
年輕時為家庭、為孩子、為伴侶付出了太多,卻常常忽略了自己。
為了節省開支,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
為了照顧家人,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和夢想。
生病時,總是硬扛著,怕耽誤家人的時間。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大不如前,才突然才猛然驚醒:最該好好對待的人,一直被辜負了,自己為別人活了大半輩子,卻很少真正為自己而活。
想去旅行,卻因為各種原因一拖再拖;
想嘗試新事物,又覺得年紀大了不合適。
那不妨告訴自己:
從今天起,
請允許自己偶爾任性,
允許自己喊累,
允許自己不做“超人”。
你值得一頓不將就的飯菜,
值得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值得所有遲到的寵愛。
因為走到最后才會懂:
這世上從不離不棄的,
是那個默默扛下所有的自己。
那個陪你熬過病痛、消化遺憾、在深夜與自己和解的靈魂,才是永不背叛的伴侶。人生只有一次,我們也值得擁有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像一輛列車, 有人上車,有下車, 但能陪你到終點的, 不過寥寥數人。
趁時光未老, 好好珍惜這三個人, 更要好好疼愛, 那個辛苦了一輩子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