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Michael,目前我已經獲得了帝國理工學院的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預錄取offer和布里斯托大學的Aeronautics的offer。
你申請了哪些大學及專業方向?
我從初中起就對賽車的空氣動力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在進入國際學校之前,我就已經對未來有了初步的構想。我想成為一名F1賽車的工程師或設計師,從事與賽車相關的工程類工作。我曾經做過多個與工程相關的項目,深入了解了微分方程、計算力學、MATTER等軟件的實際應用,這些經歷不僅讓我收獲了知識,也讓我對未來工程師的職責、挑戰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選擇了航空航天工程專業。我觀察到,選擇航空航天專業的學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熱愛火箭、航天技術等領域的航天控;第二類是癡迷飛機、航空發動機,甚至是船舶工程;而第三類,則是像我這樣從賽車出發,逐步走進航空航天領域的愛好者。賽車的空氣動力學本質上是流體力學的一種應用,而流體力學又是航空航天工程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選校方面,我認為英國的航空航天專業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領先優勢。不僅學術實力強,實驗條件也非常先進。以帝國理工為例,它擁有全英領先的風洞實驗室,和F1車隊之間也有深度合作,很多車隊會來校招,這意味著我未來有可能獲得F1相關實習機會。而相比之下,雖然我也申請了香港的學校,但無論是學術資源還是產業聯系,香港在這個領域相對英國來說還是略遜一籌。
你有什么日常學習經驗嗎?
在A Level階段,我選擇了物理、化學、數學和進階數學四門學科。我只考過一次雅思,拿到了7.5的成績。日常學習中,我特別重視筆記的整理。比如上物理課時,我會在旁邊放一臺iPad或者筆記本電腦,邊聽邊記,就像大學lecture那樣的模式,這樣的學習方式既高效,又能提前適應大學的上課節奏。
關于備考方法,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制定好學習計劃,尤其是臨近大考時的復習計劃。這個過程不僅能幫你更有條理地梳理知識,也能在心理上減輕焦慮感。我的復習節奏通常是先搭好知識結構,然后通過刷題、整理錯題不斷加深理解和熟練度。
錯題整理也是我非常重視的一環。我每次做完題都會花時間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是概念理解不清,還是粗心失誤。這種反復推敲的過程,其實對知識的掌握幫助特別大,也能避免在考試中重復踩坑,提高對題目的把控能力和熟練度。
你有什么國際競賽經驗嗎?
在AS上學期,我參加了BPhO,隨后在A2上學期參加了物理碗。此外,在普高階段,我還和幾位同學組隊參加了IMMC。除此之外,我也嘗試了一些數學競賽,雖然沒有特別深入參與,但也作為一種拓展學習的方式。
我認為,參加國際競賽最大的價值,其實并不在于獲獎本身。雖然一項亮眼的成績可能會在申請時略有加分,但這種加分通常只在申請人實力相當的前提下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我更看重的是競賽過程中的成長和反思。
競賽讓我認識到自己在哪些知識點上還不夠扎實,也暴露出我在解題習慣、思維方式上的不足。通過準備這些競賽,我接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物理模型和數學思想,極大地拓寬了我的學科視野。同時,BPhO的題目與牛津等學校的筆試和面試內容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很多經典題型甚至會以改編的形式出現。因此,認真準備競賽不僅提升了我的知識水平,也為后續的筆試和面試打下了良好基礎。
你做過什么拓展科研項目嗎?
在A Level階段,我獨立完成了一個關于流動控制技術在賽車領域的應用與未來發展的EPQ研究。我的研究靈感來源于F1賽車領域的發展歷程。在查閱大量資料和觀看分析視頻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流動控制技術在賽車空氣動力學中的應用,已經在歷史上多次引發過革命性的性能提升,幫助多支車隊贏得了制造商與車手冠軍。于是我決定從這個角度出發,結合F1賽車2026年即將到來的技術規則大改,探索未來流動控制技術在賽車中的應用前景。
在研究初期,我主要通過查閱外文資料、分析過往比賽數據和車隊技術資料等方式,梳理已有的流動控制應用案例。在此基礎上,我提出了自己的創新設想,在賽車擴散器末端部署一個小型的環量控制器,通過局部噴氣增強地效賽車尾部的下壓力。該裝置在空氣動力學上可提升擴散器的有效體積,從而提升整車的地面效應表現。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我開始自學流體模擬仿真,最終完成了一個基礎的空氣動力仿真模型。雖然限于算力和知識儲備,我的模擬結果仍有很大改進空間,但這個研究過程極大地提升了我對賽車空氣動力學的理解,也讓我第一次體驗到了用科學解決問題的樂趣。
我在論文中提出的“主動前翼流動控制”設想,在后來公布的F1新規則中也得到了部分印證。雖然我的設計方案與官方規則不同,但這種思維上的共振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在賽車空氣動力學領域繼續深耕的決心。我希望未來能將這一研究進一步深化,借助大學階段更強的計算資源與系統知識,完善建模、仿真與原型驗證部分,并探索其在其他賽車項目中的適應性與潛力。這個項目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次研究經歷,更是一種將興趣轉化為研究動力的起點。
你有什么PS遵循經驗嗎?
我認為PS不是一個炫耀履歷的清單,而是一個講述自我成長與熱情的故事。我起初是從幾個真正激發我對工程科學興趣的經歷出發,比如某些親身參與的競賽、調研項目,或者某個突然讓我眼前一亮的技術細節。這些片段雖然來自不同的時間點,卻在我心中逐漸勾勒出對工程、特別是航空航天工程的深刻興趣。
我認為,如果把一堆看起來很厲害的經歷機械堆砌在一起,卻缺乏內在邏輯,那這份PS就容易流于表面,難以打動人心。真正打動教授的,是你如何思考、如何成長、你現在是誰,以及你想成為誰。此外,我認為PS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是真誠與謙遜。我會坦誠表達目前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還不錯,但也不會回避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相反,我會具體寫出我希望通過大學階段獲得哪些資源、完善哪些能力、如何繼續拓展我對工程學的理解。這不僅體現出自省和成長意識,也表明我具備走向優秀工程師所需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態度。
你有什么ESAT備考經驗嗎?
在帝國理工的申請中,ESAT工程筆試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難關。剛開始的時候,我像很多人一樣,一股腦刷past paper,做得有點懵懵懂懂。碰巧考得好的時候感覺挺開心,但更多時候是做不完、做不對、找不到方法。尤其是數學部分,題量大、速算要求高、模型理解深,讓我一度非常吃力。物理對我來說相對輕松一些,也許是因為我對物理更敏感,理解更快,做題也更高效。每個人的優勢不同,所以建議大家要盡早認清自己的強弱項——物理好,就多拓展topic,提前熟悉模型套路;數學吃力,就更要從考綱出發,系統建立知識結構。
心態和應變能力真的很重要。ESAT當天我考的是數學一、數學二、物理。考場用的手寫板很難寫,字都寫不出來,嚴重拖慢了我的速度。后來換筆也沒檢查,結果數學二又用了一根沒水的筆,加上抽到的題目又特別難,直接導致我前半段崩潰。后來我在物理考試前讓自己短暫休息了兩分鐘,調整好情緒,恢復到正常狀態。
準備筆試考試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研讀考綱和ESAT官方指南。ESAT不是隨機出題,它一定是在考綱范圍內變形組合,理解考綱就是理解出題邏輯。我就是在考前通過別人討論發現了一個從沒見過的題型,然后翻官網找到了考綱和詳細的指南,才意識到這類題早就列在指南里了。
我在備考過程中,參加了戴森云的筆試強化班。課程覆蓋了AS和A2的知識點,甚至包括一些我們平時課本沒寫的內容。戴森云的題庫也非常豐富,我雖然沒有全刷完,但挑了大量我薄弱或想挑戰的題目。老師還幫我找了兩本非常難的物理題集,幫助我為面試提前積累素材。另外,我很喜歡戴森云的講課方式。有時候老師會找一些演示視頻,更生動的幫助我們理解抽象概念。
在面試中你有什么難忘的事?
帝國理工的面試整體來說比我預期中輕松很多。整個過程就只有一個面試官和我,氣氛很像聊天。面試官會以非常平和、自然的方式和你交流,不會讓人感到緊張。他一開始問我最感興趣的方向,然后直接切入“你為什么選擇工程學科?”以及“為什么是航空航天這個分支?”。這些問題都很基礎,反而并沒有深入問我PS中的具體內容,這是讓我覺得有些出乎意料的。
整個IC面試的氛圍都比較輕松幽默,遠沒有牛劍面試那種壓迫感。我認為IC面試中最關鍵的兩點是。不要怕不會,重要的是你要展示你的思考過程。你知道多少、你想到什么思路,就盡可能完整地表達出來。
戴森云在我準備面試過程中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戴森云的老師每天會發一道模擬面試題,我會寫在白板上自己講解并錄屏。這種形式很鍛煉邏輯和表達,對我最后面試發揮幫助非常大。老師還介紹我認識了一個IC本碩連讀、現在在MIT做空氣動力學研究的學長,他幫我做了模擬面試。除了練習面試,也和他聊了很多關于未來行業發展、研究項目、職業路徑等,非常受啟發。
拿到OFFER時你在做什么?
我們群里其實在放榜前就已經炸開了鍋。因為有一個gap year的同學提前拿到了IC的offer,那一刻真的感覺希望被點燃了。大家紛紛猜測第二天是不是該放榜了,沒想到真的——就在第二天一早,6點多,我醒來第一眼就看到郵箱里跳出一條 新郵件。點開之前,我心里其實是很慌的。因為我自認為IC的面試表現得不太好,而且IC的筆試成績我也沒有高到可以無腦錄的那種程度,反正心里一點底都沒有。
但打開那封郵件的一瞬間,看到是預錄取offer,我真的超級激動。那一刻整個人松了一口氣。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個結果的肯定,更是這段努力過程的最好獎勵。IC其實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難,面試時你以為自己說錯了、答得很爛,但或許教授正是看中了你表達中的某個閃光點。
在申請季中你最想感謝誰?
首先,我最想感謝的人是我的物理老師。他不僅自愿幫我安排了大量的Mock Interview,還在我調試設備時親自幫忙確認每一個細節,確保萬無一失。他并不是那種每天盯著我刷題的老師,但他在關鍵時刻總能給我最有用的建議。他推薦我參加物理競賽,還幫我找來真題題庫、模擬題庫、面試視頻資源,這些都對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我想感謝我的父母。面試當天,我爸專門從單位趕回來,幫我檢查設備,確保一切正常運行。雖然那天我有點煩躁,覺得他站在旁邊會干擾我發揮,但現在回想起來,我非常感動。正是因為他們的默默支持,我才能在背后沒有后顧之憂地全力沖刺。
最后,我也想感謝戴森云的支持。他們不僅幫我緩解了焦慮,也在物理和數學的知識點上給予我很多補充講解,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模擬面試機會,讓我能夠從容地面對筆試和面試的雙重挑戰。
你想對學弟學妹們說什么?
沖就是好的!你們已經很棒了,也辛苦了,能堅持到現在已經非常不容易。其實你們準備的內容,可能已經非常完整了,無論是PS、筆試還是面試,只是因為太緊張,一時卡殼而已。每一部分都是獨立又重要的,面試官也不期待你完美無瑕,更關注你的思考過程和真實的熱情。所以你要相信自己已經在慢慢成為他們想錄取的那個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