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4月12日的媒體報道,美國烏克蘭問題特使凱洛格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為了和平,可將烏克蘭“分區治理”。
英國和法國駐扎西部,俄羅斯在東部,美國就不派遣地面部隊了,還表示這不是“瓜分”烏克蘭。
而特朗普也在12日的時候也說出了要么“閉嘴”要么“行動”,態度強硬的想要促使俄烏停戰,可以說這很“美國”了。
只不過,美國特使提出的“妙計”,俄烏雙方會買賬嗎?如果采用特使的“分區治理”方法,會對俄烏雙方有什么影響呢?
美特使提出分區治理圖什么?
在俄烏沖突持續膠著、國際社會對和平解決沖突的呼聲日益高漲之際,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再次成為國際輿論的焦點。
特朗普政府一直尋求打破俄烏沖突的僵局,美國烏克蘭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提出的一項關于烏克蘭“分區治理”的提議,瞬間引起了多方的關注。
當然他還澄清,這并不是為了“瓜分”烏克蘭,而是美國將減少軍事介入,不會派地面部隊。
這一提議看似是為了推動俄烏停火,實現地區和平,但實際上背后隱藏著諸多復雜的考量,特使的說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與二戰后的柏林情況相比,烏克蘭的現狀有著本質的不同,二戰后的德國完全戰敗,國家主權被同盟國全面接管,處于被分區占領的狀態。
而烏克蘭現今仍是一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在運作的領導班子以及具備一定實力的軍事力量,并非如戰敗后的德國一般處于被完全支配的境地。
不過美特使這一步棋,也是側面的承認了俄羅斯占領烏東的合法性,試圖以此為籌碼換取俄羅斯在停火問題上的妥協。
并且美國這一舉動將歐洲盟友推向前線承擔駐軍責任,而自身則明確表示不會派遣地面部隊,成功將自己從可能與俄羅斯發生的正面軍事沖突中摘了出來。不過,俄烏真的會同意美特使的這一提議嗎?
各方勢力的反映
歐洲,作為這場沖突的間接參與者,在美國的“甩鍋”面前,陷入了兩難境地,英法兩國心里清楚,自身軍事實力雖有一定底蘊,可面對俄羅斯這一軍事強國,在烏克蘭西部駐軍無疑是將自己置于與俄羅斯潛在對峙的風口浪尖。
歐洲安全局勢本就因俄烏沖突而風聲鶴唳,能源危機、經濟衰退等問題已讓歐洲國家焦頭爛額,一旦英法軍隊進駐烏克蘭西部,極有可能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應,進一步加劇歐洲的安全危機。
歐洲國家深知,美國這一招看似將解決沖突的責任推給歐洲,實則是為自身擺脫潛在軍事風險,將歐洲當作與俄羅斯博弈的“棋子”。
再看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始終將國家主權完整視為底線,自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一直強調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反對在國家主權問題上作出任何妥協。
美國的“分區治理”提議,在烏克蘭看來,無疑是對其主權的公然侵犯,烏克蘭雖在軍事上依賴西方援助,但并不愿以喪失部分主權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和平”。
對于美國口中的“英法駐軍”,烏克蘭更是充滿警惕,畢竟外部勢力的介入往往伴隨著對主權的侵蝕。
如今,在自身尚未完全戰敗,且仍有軍事抵抗能力的情況下,烏克蘭怎能輕易接受他國軍隊在自家土地上“劃分勢力范圍”?
這不僅會讓烏克蘭在國際上顏面掃地,更可能導致烏克蘭主權進一步受限,淪為他國博弈的犧牲品。
俄羅斯,看似在“分區治理”提議中能獲得烏克蘭東部的控制權,但實則并不滿意這一方案。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有著自身的戰略考量,俄羅斯一直強烈反對歐洲勢力進入烏克蘭,視烏克蘭為自身安全的戰略緩沖地帶。
若同意這一“分區治理”方案,允許英法軍隊進駐烏克蘭西部,此前為防止北約東擴、保障自身安全所做的一系列部署可能功虧一簣。
在各方對“分區治理”提議爭論不休時,特朗普于12日的回應格外引人關注,他稱當下沖突雙方只有行動和閉嘴兩個選擇,暗示沖突雙方最終可能不得不做出妥協。
但諷刺的是,在4月9日的時候,特朗普政府向基輔當局提出了新的礦產協議,協議內容極為苛刻。
美國這種一邊打著“和平”旗號,一邊趁火打劫索要利益的做法,無疑讓烏克蘭對美國的信任大打折扣。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口中的“妥協”,更像是對烏克蘭的“脅迫”,烏克蘭很難輕易答應美國的無理要求。
美特使提出的“分區治理”提議,很可能不會為俄烏沖突帶來真正的和平曙光,反而進一步激化了各方矛盾,那么俄烏沖突會迎來大結局嗎?
俄烏沖突會迎來大結局嗎?
如今俄烏雙方都在不遺余力地擴大前線戰果,試圖以此為未來可能的和談增添更多籌碼。
4月13日,戰場態勢出現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俄羅斯軍隊發動了一場罕見的軍事行動,對位于烏克蘭蘇梅的會議大樓發動了導彈襲擊。
這一行動引發了廣泛關注,俄羅斯方面宣稱,此次精準打擊成功消滅了多達60名烏克蘭軍隊人員。
蘇梅地區在俄烏沖突中一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之一。
俄羅斯選擇對蘇梅的會議大樓下手,或許意在打擊烏克蘭軍隊的指揮與決策系統,進而削弱烏軍在該地區的作戰能力,為自身后續的軍事推進創造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烏克蘭方面也沒有坐以待斃,在各個戰場區域,烏軍積極組織反擊,試圖奪回戰略要地,扭轉戰局。
根據16日的報道,烏軍對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發動了越境襲擊,成功突破了俄軍部分防線,并迅速向俄羅斯境內推進。
在激烈的軍事對抗之外,外交層面也傳來了新的消息,根據4月15日的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首次公開且明確地承認,俄烏沖突只能通過外交途徑來結束。
他強調,烏克蘭堅決不承認被占領土歸屬于俄羅斯,將全力通過外交努力,以多種談判形式,包括三邊談判和雙邊談判,來結束這場沖突。
俄羅斯外交部也表示,俄烏之間已經建立起溝通渠道,雙方將通過兩國駐白俄羅斯大使館開展接觸,這為雙方未來的談判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這一消息無疑給陷入戰火的俄烏地區帶來了一絲和平的曙光,從外交層面來看,這場持續已久的戰爭似乎終于有了走向結束的可能性。
當然和平的道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盡管俄烏雙方都在為和談積極布局,但要實現真正的和平,仍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俄羅斯與美國就俄烏和平方案達成一致并非易事。
雙方短期內達成停火協議的可能性極為渺茫,戰場上的激烈爭奪仍在持續,雙方都希望在軍事上取得更大優勢,這使得停火變得遙不可及。這種軍事對抗的持續,也讓美國特使提出的“分區治理”方案的實施充滿了不確定性。
期待雙方能夠早日通過和平談判達成一個公正、合理且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讓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重歸安寧。
信息來源:
澤連斯基爆料俄烏沖突結束方式 -環球網
俄媒:烏軍109架無人機夜襲庫爾斯克-臺海網
俄羅斯發動導彈襲擊,“消滅烏軍60多人” -環球網
俄外交官:美特使在烏劃分控制區凍結沖突方案或致沖突升級-環球網
安東·尼爾曼:新礦產協議這份“賣國”條約,澤連斯基會簽嗎?-觀察者網
“俄烏談判可能會進展順利,很快你們就會知道”-環球時報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駐軍 -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