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駱軼航
郵箱 | tluo@pingwest.com
當我收到小紅書 “ 獨立開發大賽” 的評委邀約的時候,是錯愕了大概五分鐘的。
這年頭搞 AI 應用開發的,誰還沒參加過幾場 “獨立開發大賽” 啊。以我側面觀察和參與組織的經驗,真正能組織起一場像模像樣的獨立開發大賽的機構,得具備三個要素的至少其中之一:
A,提供基座模型,由大模型公司組織或贊助,指定開發者用特定的基座模型開發 AI 應用,收集相關案例。
B,提供云服務基礎設施,說白了就是贊助算力,吸引開發者用特定的云服務及其開發工具組合,開發 AI 應用和工具,這是一種云服務的獲客手段。
C,提供 VC 投資,明碼標價,冠軍投多少錢,亞軍投多少錢。它要求 AI 開發者也把自己當 AI 創業者,做一個有連續成長性的 AI 工具和應用。這是有志于投 AI 應用賽道的 VC 們發掘 AI 應用創業者的方法。
小紅書呢?它搞“獨立開發大賽”,以上三條一個也不占啊。自己不開發基座模型,不提供云服務,不承諾投錢,你湊的是哪門子熱鬧?
主辦方跟我說:我們有真正的 AI 用戶啊。
講真,接受這個觀點,我大概也就花了5秒鐘。我一直覺得小紅書上討論和學習 AI 的氛圍很濃,我甚至能刷到最新的論文概要,再自己去搜羅細讀;小紅書上 AI 公司和 AI 產品的討論也是真的不少。但我明明看到,卻一直有意無意忽略的是:小紅書是人們“玩” AI 玩得最“瘋”的中文社區。
兩年的 AI 狂飆,社會上的太多平臺和機構,給 AI 公司、學術機構和 AI 明星人物提供了各種“高談闊論” 的舞臺,聊 Scaling Law,聊對 AGI 的理解,聊預訓練和推理的演進趨勢,聊 AI 應用出海,聊 AI 應用賦能千行百業……但你發現沒,大家就是不聊 AI 用戶。
你不聊 AI 用戶,其實人家也不太愛理你。真正的 AI 用戶看待一個“做 AI 的”視角是相當平視的。管你什么清華學霸、頂刊常客、融資數億。你的 AI 產品,無論是個模型,還是個工具,用戶的立場就是:它能用來干啥,用的體驗爽不爽,解決沒解決需求和問題,滿足沒滿足情緒價值。而你其實不難發現,這群不愛扯淡愛上手,不愛清談愛體驗的 AI 用戶,在小紅書上是扎堆的。
比如,你大可以問問“胃之書”的開發者趙純想,是參加 AI 行業論壇分享 AI 開發的心得和展望未來的趨勢,還是泡在小紅書上獲得用戶的需求、靈感和反饋,哪個更能給他帶來充實的獲得感和下一步開發的動力。
比如,你還可以問問 AI 生成藝術感二維碼的 “QRBTF” 的開發者倪豪,是談論如何通過 AI 應用實現 AGI,還是在小紅書上遇到那群“愛上了”形形色色 AI 創造的二維碼,同時又拋給他難題和需求的粉絲、品牌和商家,更能讓他清楚下一步該干什么。
比如,你要不然去問問 “OK記賬” 的開發者葉孤城,是找個 VC 聊聊如何實現一年200萬美元的 ARR,還是在小紅書社區搞一場“冷啟動”,驗證產品的最小可行性,接受夸贊和吐槽,被提出各種需求,更能讓他明確產品迭代的節奏,以及產品最終可能長成什么樣子。
你跟用戶在一起,用戶自然跟你在一起。你忽略了用戶在哪兒,用戶也不 care 你是誰。
我曾經去年參加一個論壇的時候吐槽過:中國現在是三個 AI 圈,學術界的 AI 圈、產業界和 AI 圈和普通人的 AI 圈,互相之間不知道怎么溝通,也互相看不上和互相不愛搭理。而關注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而不是在意自己有多牛X 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優良傳統,在 AI 這波算是徹底丟掉了。
現在,扎堆和活躍在小紅書上的這波 AI 開發者,應該是把這個優良傳統給揀回來了。
1
為什么 AI 開發者在小紅書能跟 AI 用戶接頭?
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出來了:為什么是小紅書上的 AI 開發者和 AI 用戶能“勾搭”到一起,而在別的地方,他們就遇不到?
AI 開發者來到小紅書,肯定是因為這里有他們最想“要”的人。如果一個開發者來到一個社區,遇到的人都是想跟 TA 聊 AGI的,聊論文和 benchmark 測試的,或者是純粹抬杠和吐槽的,TA 估計很快就走了。可如果遇到的很多人,都是愛學習、嘗試和玩 AI 玩到飛起的,他們夸你,是因為你解決了他們想解決的問題;他們吐槽你,是因為需求沒被更好地解決;他們用一款產品,用出了新的花樣,那對一個開發者來說,簡直就更是一個驚喜。
小紅書顯然是最像這塊“應許之地”的社區。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記得:最早玩文生圖玩到飛起的社區,是小紅書;最早和最密集分享如何用 AI 工具查資料、搭畢業論文大綱、做思維導圖和PPT、寫作營銷文案的社區,是小紅書;最近 GPT-4o 推出更強大的圖像生成功能,用“吉卜力風格” 等創造各種國際時事“梗圖”并得到廣泛傳播的發源地,還是小紅書。
它的背后應該是兩個東西——
第一,小紅書骨子里是一個生活社區,人們來這里是分享自己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情感經歷的。生活社區的優質內容具備天然的“攻略”屬性,而一切“有用的” AI 本質上都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攻略”。當開發者發現有一群用戶帶著對生活的“攻略” 需求而不是帶著搞 AI 競賽的需求聚在這里,那這群人大概率就是他們能驗證自己想法,尋求進一步滿足需求和解決問題的目標用戶。
第二,小紅書對 AI 親善的社區氛圍。作為一個“普通人”而非專業人士為主要構成的社區,小紅書用戶對 AI 的態度整體是建設性、親善和躍躍欲試的。他們愿意探索和嘗試,而并不那么熱衷評論和批判。這對尚處在非常早期的原生 AI 應用開發是可貴的。其實,小紅書形成的對 AI “親善”的社區氛圍并不是因為這些用戶天然就親善 AI,而是它長期形成的社區氛圍使然,作為日活過億的“國民級”社區,人們來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抬杠和吵架,而是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實屬難得,也自然就“惠及”了想來這里跟用戶“接頭”的 AI 開發者。
1
小紅書上的 AI 開發者長什么樣?
因為對用戶而非對“專業人士”的接近和親善感,從這次小紅書“獨立開發大賽”的參賽、入圍和獲獎選手的構成來看,也非常容易發現這群在小紅書驗證了想法、找到了用戶和進行了迭代的 AI 開發者的特征,他們跟很多其它地方聚集起來的開發者,長得不太一樣。
首先是人的多元。
程序員和產品經理自然不會缺席,比如用 AI 生成調酒筆記的開發者 Bear 就是程序員,而“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的 SunAlly 的開發者 Shawn 是產品經理。但更多的開發者,比如“胃之書”的趙純想是作家和電影編劇,QRBTF 的開發者倪豪是本科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現在同濟讀研的00后大學生,而 AI 播客應用Podwise 的開發者本身就是《硬地駭客》的播客主播。只有當更多背景甚至是不怎么寫代碼的人參與到了 AI 應用的開發,才真的能證明 AI 應用在釋放人們創造力和解決需求上的普適性。
其次是這些人真的不怎么關心 AGI,而是更具體的事。
Podwise 的開發者歸歸是阿里出來的產品經理,也做過 to B 的創業項目,還融到了錢,但他們真的志不在此。受到薩西爾的《小而美》影響,結束了創業,做了一檔播客節目《硬地駭客》,進而在即刻和小紅書上發現了用戶對播客的“知識點”梳理和總結的剛需,于是有了Podwise 這款 AI 應用。毫無疑問,這就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really want。它無關 AGI 是在2030年還是2035年實現,但可能關心幾百萬人的需求。
Action&Link 的開發者在職業空窗期猛玩《原神》花費了大量時間,擱置了減肥大業,于是自己用一個多禮拜做了一款demo,用體感交互的方式在《原神》中完成了每天的健身任務——這當然是小紅書上的游戲黨、健身黨和減肥黨需要的。基于小紅書用戶的反饋和轉化,它成了一個專注體感交互的游戲創業項目。這件事跟 AGI 相關嗎?但它跟人們的需求真的有關。
還有,就是以“用 AI工具開發應用” 延展了 AI 開發的意涵。
我們通常定義的 “AI 開發者”,是基于一款或多款基座模型的能力,通過搭建工具和工作流,形成一款可自主執行某些任務的 AI 開發工作團隊。它強調的是對基座模型能力的挖掘使用,以及搭建自身工作流和工具的能力和方法。
但這次小紅書“獨立開發大賽”的諸多入圍者,本身開發出來的東西沒有“那么AI”,但它們的開發過程是非常 AI 的。“胃之書”的開發者趙純想是作家和編劇,也會一些代碼,但作為獨立開發者,他形容自己的開發過程,主要靠的是“小紅書+Cursor”兩件套。小紅書獲得用戶靈感和需求,以及驗證自身的產品;而 Cursor 用來生成大量的代碼。
這可就真的有點酷了,用 AI 代碼工具開發 AI 應用,在社區里尋找用戶靈感和做A/B testing。現在有什么比這個更“極致” 的 AI 開發呢?我們要的難道不就是這個么?
1
AI 開發者扎堆小紅書,是因為它像誰?
一個社區產品,每天1億多用戶在上面分享上班、考試、旅游、家居、簽證、美食、愛恨情仇甚至生離死別。而這么一幅當代《清明上河圖》上,居然還不乏認真交流 AI 技術和分享 AI 使用體驗的人。那么,對 AI 開發者來說,它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它像哪個已經存在的平臺和社區,以至于讓開發者甚至已經有點“愛”上它了?
你當然可以說,小紅書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小紅書。問題是這個世界上哪兒有完全獨一無二的東西?
小紅書是 AI 開發者尋找靈感,驗證產品需求和功能的地方,用戶對它們有好評有差評,聽上去它有點像ProductHunt,一個鼓勵開發者發布新產品的社區。但問題是,PH 上的用戶基本上都是業內人士,而且太關注投票和打榜,現在越來越像一個新品打榜吸引 VC 的工具了。
小紅書對開發者來說可能有點像 Discord,這上面活躍的人可真不少,說是全球年輕人第一活躍社區可能也不為過,而且科技特別是 AI 的討論在 Discord 極度活躍。但是,Discord 是以私密群組為核心的,它由數以萬計的獨立服務器構成,私密性太強,公開性不夠。
有沒有一個地方,人們公開地參與眾多話題的討論,涵蓋社會生活人間百態,整體氛圍建設性,鼓勵高質量的內容分發與傳播——同時,討論科技與 AI 能獲得基于用戶需求的反饋?
好像……還真的有,比如Reddit。
Reddit,一個已經有近20年歷史的美國圖文社區平臺,近年來越來越走瀑布流風了——盡管比起中國的大部分社交平臺還顯得粗糙了些。重要的是,它的討論深度和內容質量,足以讓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成為 OpenAI 訓練 GPT 大語言模型,優先級別最高的、最重要的付費語料來源。作為骨灰級社交網絡玩家,與它同時期創建的社交媒體,比如MySpace、Friendster和 Blogspot 都灰飛煙滅了,比它略晚的 Twitter,現在淪為了陰謀論聚集地,但就是Reddit, 好像越活越精神。
而且,Reddit 上關于科技和 AI 的論壇區幾乎成了它的特色,且非常接近用戶側。最近 Rabbit 發布了AI Agent RabbitOS Intern,我看到的最密集的評測和討論,居然都來自 Reddit,更別提 Rabbit 當初推出 r1 硬件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 Reddit 捧紅了它,也最后粉轉黑了它。
如果小紅書或多或少有一點像 Reddit 的話,它應該不是一件壞事,尤其是對 AI 開發者而言。那兒有真正的用戶,真正的贊美和吐槽,以及真正的需求,以及長久的,持續20年甚至更久的生命力。
點個 “愛心”,再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