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金壇小龍人”社團的舞龍隊員們身著彩衣,緊握龍桿,隨著鼓點騰躍翻滾。在舞龍少年的躍動下,“直溪巨龍”仿佛有了生命。刻紙教室里,“紅娃”刻紙社團的孩子們手持刻刀,正在聚精會神地創作作品。在孩子們的巧手下,一幅幅刻紙作品栩栩如生。
直溪中心小學位于常州市茅山地區,為了更好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校將兩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直溪巨龍和金壇刻紙作為鄉村學校少年宮課程,讓非遺成為素質教育的載體。在這里,非遺不再是遙遠的符號,而是流淌在指尖的溫度。孩子們手中的剪刀和龍桿,既剪出了文化自信,也舞出了鄉村振興的希望。
“小龍人”舞龍隊,傳承“巨龍”文化
“金壇小龍,根正苗紅。自強不息,四海稱雄!”周二下午,陽光燦爛,正是直溪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社團活動時間。操場上,“金壇小龍人”舞龍社團的隊員們正跟著音樂操練。一條紅龍和一條金龍在操場上空舞動,不停變換著造型。一旁,還有幾名隊員手持彩帶龍,跟隨著音樂不斷擺動,操場瞬間變成了龍的海洋。
直溪巨龍是以龍為造型的民間表演,源于元末明初的巨村,故稱“巨龍”。2011年5月23日,直溪巨龍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遷,舞龍隊隊員老齡化,人才斷層嚴重。為了讓直溪巨龍后繼有人,“小龍人”舞龍隊應運而生。非遺項目從此走進校園,讓孩子們在舞龍中強健體魄、增強自信、傳承文化。
“現在每天上午的大課間,全校學生都會進行舞龍訓練。每周二下午的社團活動課,主要是舞龍社團的隊員們進行學習訓練。”作為直溪巨龍常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也是學校舞龍社團的指導老師,多年來,黃海云見證了學校“金壇小龍人”隊伍的茁壯成長。
從最初兩條手工制作的草龍,到現在學校擁有大大小小50條龍;從開始簡單的“8”字舞龍動作,到如今打招、串陣、翻花等10多個套路;從稀稀拉拉十幾名隊員,到目前社團60多名舞龍隊員,這支鄉村小學舞龍隊用堅持和汗水,開出了美麗的花朵,成為學校乃至金壇的一張亮麗名片,被全省、全國所熟知。
摘得獎牌無數,學生收獲成長
2018年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舞龍傳統套路第三名、2021年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女子創意龍獅二等獎、2022年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彩帶龍推廣套路第三名和舞龍規定套路第三名、2023年江蘇省龍獅俱樂部聯賽(常州站)特等獎、2024運動龍城大聯賽常州市舞龍舞獅比賽舞龍自選(小學組)一等獎……在直溪中心小學巨龍文化工作室里,一塊塊沉甸甸的獎牌,記錄著“小龍人”舞龍隊取得的輝煌成績。
在訓練和比賽之外,學校舞龍隊還走出校園,走上街頭、公園、集市等各種場合,用那躍動的一抹金黃傳承著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一所鄉村學校,直溪中心小學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占比較大。黃海云告訴記者,自從舞龍課程進入鄉村學校少年宮后,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提升了,還變得陽光自信了許多。
五年級的劉梓芯是一名留守兒童。四年級時,她開始學習舞龍,從此便喜歡上了這個非遺項目。“舞龍其實很費體力,學了一年多之后,我的身體變得更強壯了,而且還學會了如何與隊友團結合作。”
余梓妍不僅是一名舞龍隊員,她還是這個非遺項目的宣講員。“作為‘龍的傳人’,我不僅要把這個項目傳承下去,還要把家鄉優秀的傳統文化介紹給更多的人。”
武筠雅告訴記者,在黃海云老師的帶領下,她參加了各種舞龍比賽,收獲頗豐。“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站在全國比賽的舞臺上,我想那將是我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非遺遇見童心,凸顯文化自信
一把刻刀,一張紅紙,如此簡單的材料,在孩子們靈巧的雙手下,也能變換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與操場上熱鬧的舞龍相比,刻紙社團教室里則安靜許多,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創作著自己的作品。
三年級學生吳欣怡告訴記者,她從二年級開始學習刻紙,如今已能夠嘗試簡單的作品。“我覺得在刻紙時非常忘我,感覺很治愈。”小姑娘表示,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刻紙作品也能參與展覽。
除了舞龍,金壇刻紙也是直溪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之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壇刻紙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擁有國家、省、市級傳承人多名。“鄉村學校各方面條件有限,刻紙的制作工具和材料簡單普通,只要一把刻刀、一張紅紙,就能刻出精彩紛呈的作品來,所以我們成立了‘紅娃’刻紙社團,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和創新能力。”直溪中心小學校長吳良俊表示,將傳統文化引入校園社團是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
因此,在打造“小龍人”舞龍隊伍的基礎上,學校還積極組建龍文化社團、開設龍文化課程,致力把學校打造成一所龍文化特色學校。
“當非遺遇見童心,傳統紋樣里躍動著創新,龍鱗光影中閃耀著堅持。這些榮譽,不僅是技藝的見證,更是成長的勛章。”吳良俊表示,學校以非遺為紐帶,實現“技藝傳承—人格塑造—文化反哺”的閉環,傳遞“文化自信從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凸顯優秀傳統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生命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